土传病害防治方法
(1)科学轮作:合理安排茬口,避免连作,特别是禁止葫芦科作物的连作和十字花科作物的连作;减少田间病原菌的积累,规避易感作物,切断侵染途径;科学设计茬口组合,提倡与其他种类蔬菜如葱、蒜、玉米等非同科作物轮作,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安排与水生蔬菜(如茭白、莲藕、慈姑等)轮作。
(2)种子包衣:具体做法是:干种子用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适乐时)包衣,
土壤虫害杀
土传病害防治方法
(1)科学轮作:合理安排茬口,避免连作,特别是禁止葫芦科作物的连作和十字花科作物的连作;减少田间病原菌的积累,规避易感作物,切断侵染途径;科学设计茬口组合,提倡与其他种类蔬菜如葱、蒜、玉米等非同科作物轮作,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安排与水生蔬菜(如茭白、莲藕、慈姑等)轮作。
(2)种子包衣:具体做法是:干种子用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适乐时)包衣,先将种衣剂放在容器中,倒入少量水(一般药量和水量比控制在1:5~10),搅拌均匀,将干种子放入容器,轻轻翻动,使稀释的种衣剂均匀包裹于种子表面,制剂用量和种子量的比控制在1:150左右,包衣后晾干再播种。种子包衣可有效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等病原菌引起的种传和土传病害。
(3)土壤高温处理:有干闷法和湿闷法两种。①干闷法。具体方法是:夏季换茬时先深翻土壤25~30厘米,充分暴露病原物及病株残体,后可在地表覆盖薄膜,关闭大棚,进行高温闷棚。夏季中午棚温可达50~60℃,且维持时间长。高温闷棚1周后,进行正常的蔬菜生产。②湿闷法。为达到更好的效果,可采用搁水高温闷棚的方式,具体方法是:夏季换茬时先深翻土壤25~30厘米,在大棚四周筑起土围堰,围堰高于地面15~20厘米,向大棚内注水,水层保持在10~15厘米,后关闭大棚。数日后,可重复一次,确保效果。
什么是土传病害
在作物种植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病害的侵袭,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土传病害是一种令人头疼的一种病害,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常见的土传病害有:十字花科、莴苣的菌核病,十字花科的软腐病,茄果类、瓜类等猝倒病、立枯病、疫病、根腐病、枯(黄)萎病,番茄、辣椒的青枯病及线虫等。
土传病害的发生原因
1.品种不变 种植模式单一是土传病害流行的主要人为因素,由于连年种植一类作物,使相应的某些病菌得以连年繁殖,在土壤中大量积累,成为土壤微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群,侵入了其他微生物的生存空间,形成一家独大的形式,成为年年发病根源。如西瓜连作,枯萎病发生严重;草莓连作两年以上则死苗30%~50%。
2.肥药不当 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氮肥可刺激土传病菌中的镰刀菌、轮枝菌和丝核菌生长,从而加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灌根杀菌剂的大量使用在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也杀灭了其他有益微生物,使得土壤中的微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土壤微生物减少至几近空白,一旦外来病菌侵入,在缺乏其他微生物制衡的情况下极易繁殖二使病害爆发。
3.线虫侵害 土壤线虫与病害有密切关系。土壤线虫可造成植物根系的伤口,有利病菌侵染而使病害加重,往往线虫与真菌病害同时发生,如棉花枯萎病与土壤线虫密不可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