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使用甲哌鎓
甲哌鎓(缩节胺)对花生具有调上促下,增强光合同化能力,提高花生根系活力,加强生殖生长和增产增收的效果。适时应用,增产幅度一般在15-30%。
应用方法可采用浸种、初花期、盛花期三次使用,一般水肥条件的田块地在开花下针期一次喷施和结荚初期一次即可。每亩用5克原药或250g/L水剂20毫升,兑水20公斤左右喷施。但为了减少低温等逆境延缓萌发或引起烂子,可
甲哌鎓原药价格
花生使用甲哌鎓
甲哌鎓(缩节胺)对花生具有调上促下,增强光合同化能力,提高花生根系活力,加强生殖生长和增产增收的效果。适时应用,增产幅度一般在15-30%。
应用方法可采用浸种、初花期、盛花期三次使用,一般水肥条件的田块地在开花下针期一次喷施和结荚初期一次即可。每亩用5克原药或250g/L水剂20毫升,兑水20公斤左右喷施。但为了减少低温等逆境延缓萌发或引起烂子,可以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加快发芽,促进全苗。对生长旺盛的田块,在初花期,盛花期各喷一次,但每次亩用量不能超过3克原药或250g/L水剂14毫升。注意追肥、浇水,防止缺肥少水造成早衰,影响使用效果。
(1)选准棉田 选择高产和中等产量的棉田施药,才能发挥药剂调节生产、增加产量的效果。对盐碱地的棉花以及生育期长的晚熟棉田施药,也能促早熟、增产。对肥水条件差、棉珠长势瘦弱的低产棉田,不宜用药。
(2)选准施药时期 宜在盛蕾至盛花期施药。目前生产上主要是在棉珠高50~60厘米、10个果枝以上、30%~50%棉珠开始开花时施药;易早衰产品,如鲁棉一号施药期应偏晚些。
(3)严格用药量和施药次数 亩用25%水剂12~16毫升,对水50千克,喷施一次。在肥水条件好的棉田,可分两次施药,初花期用10~12毫升,20天后用4~8毫升,两次总用量不得超过20毫升。
(4)如不小心,用药量过高,对绵株抑制过度,使植株过分矮小,蕾花脱落较多,就应及时浇水、追肥,并喷施30~50毫升/升浓度的赤霉酸药液进行补救,以减轻损失。
使用甲哌鎓后,可促进开花结铃。一般可增开花量25%、结铃率15%~20%,脱落率可减3%~9%,增加伏前铃数。
控制棉花徒长
在棉花生长过程中,植株茎叶徒长是生理落蕾、落铃的重要因素,有仅阻碍夺取棉花高产稳产,而在棉花的不同生育期,使用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协调棉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调节生理功能,起到抑制徒长,减少落蕾、落铃、提高棉花产量。
(1)甲哌鎓
甲哌鎓(缩节胺)的典型作用是'缩节”,就是延缓棉花主茎和果枝伸长,使它们的节间缩短,可以防止徒长,并按要求塑造理想株型。甲哌鎓对茎枝控制的作用期一般在处理后10-15d,有效期30d左右。控制2-4个新生节间。水稻喷施甲哌鎓(缩节胺)或250g/L甲哌鎓水剂(助壮素),能有效降低植株高度,增强抗倒伏能力。对下部已经固定的节间基本无影响。对生长期果枝也有延缓作用。一般规律是用药时间决定控制部位,用药剂量决定控制强度。用甲哌鎓后,还可以控制顶芽生长,腋芽和营养枝生长减缓,不仅可改善田间结构,还可简化整枝。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