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支护的操作过程及要求1、机载临时支护工艺流程巷道机载临时支护工艺流程施工够一个循环距离后→打开侧护板→升机载支护(综掘机开关闭锁)→打开侧护板→敲帮问顶→验收巷道规格、画眼定位→降机载支护→敲帮问顶→将金属网放在机载支护上→升机载支护(综掘机开关闭锁)→永支护顶锚杆→降机载临时支护→收侧护板→综掘机退至工作面迎头5m以外,综掘机开关闭锁,截割加盖护罩→永支护帮锚杆→清理浮煤→进
矿用充填布价格
临时支护的操作过程及要求
1、机载临时支护工艺流程
巷道机载临时支护工艺流程
施工够一个循环距离后→打开侧护板→升机载支护(综掘机开关闭锁)→打开侧护板→敲帮问顶→验收巷道规格、画眼定位→降机载支护→敲帮问顶→将金属网放在机载支护上→升机载支护(综掘机开关闭锁)→永支护顶锚杆→降机载临时支护→收侧护板→综掘机退至工作面迎头5m以外,综掘机开关闭锁,截割加盖护罩→永支护帮锚杆→清理浮煤→进行下一循环。锚杆的横向作用力(1)横向作用力的产生机理横向作用力产生的条件可概括为3个:①锚固范围内的围岩产生一定量的横向(斜向)剪切变形甚至相对错动。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1、顶锚杆眼施工机具
顶锚杆眼施工采用MQT-130/3.2型风动锚杆打眼机(简称锚杆打眼机)配合1000mm长B19六棱中孔可接长组合钻杆及Φ28mm的合金钻头打眼,采用MQT-130/3.2型风动锚杆打眼机配合联接器进行安装。
2、帮锚杆眼施工机具
⑴帮锚杆眼施工采用7655气腿式凿岩机(简称风钻)或MQS40/1.8手持式气动帮锚杆钻机(简称风动锚头)进行打眼,具体帮锚杆眼施工机具选择执行如下规定。
帮部距底板1.6m以下为煤体时,帮锚杆施工选用风动锚头施工;帮部距底板1.6m以下为岩体时及帮部距底板1.6m以上为煤(岩)体帮锚杆均选用风钻进行施工。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支护设计
矿井采用锚杆支护的煤层要与科研院校合作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锚杆支护设计,并报公司生产技术部备案。矿井非采用锚杆支护的煤层采用锚杆支护时,支护设计应由矿生产技术部门编制,并经矿总工程师批准。支护设计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改的必须经矿技术部门同意,并经矿总工程师批准。但对于跨度较大的软岩隧道中,普氏拱高往往超过锚杆长度,悬吊作用难以解释锚杆支护获得成功的原因。
煤巷锚杆支护掘进工作面,开工前必须编制支护设计,支护设计依据现场地质条件、巷道围岩力学性质并结合工程类比法进行。
锚杆支护设计应遵循程序:巷道围岩性质分析、分类→锚杆支护设计→现场监测分析→修改完善。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它主要用在裂隙围岩。重点加固不稳定块体,隧道拱顶受拉破坏区为重点加固区域。
布置原则:拱腰以上部位锚杆方向应有利于锚杆的受拉;拱腰以下及边墙部位锚杆宜逆向不稳定岩块滑动方向。
在破碎和软弱围岩中,一般采用系统布置的锚杆,对围岩起到整个加固作用。对于局部很破碎、软弱围岩部位或可能出现过大变形的部位,应加设长锚杆。
布置原则:
(1)在隧道横断面上,锚杆宜垂直隧道周边轮廓布置,对水平成层岩层,应尽可能与层面垂直布置,或使其与层面呈斜交布置。
(2)在岩面上锚杆宜成菱形排列,纵、横间距为0.6~1.5m,其密度约为0.6~3.6根/m2;
(3)锚杆间距不宜大于锚杆长度的1/2,在Ⅳ、Ⅴ级围岩中,锚杆间距宜为0.5~1.2m,但当锚杆长度超过2.5m时,若仍按间距不大于1/2锚杆长度的规定,则锚杆间的岩块可能因咬合和连锁不良而导致掉块坠落,为此,其间距不宜大于1.25m。锚杆支护设计应遵循程序:巷道围岩性质分析、分类→锚杆支护设计→现场监测分析→修改完善。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