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气与天气相交练法:通过心相交而至心之门的内气旋转,使鼻息练到不入不出,就是外呼吸转化为内呼吸,返回人之未生在胞胎内的呼吸状态。每天每次练功,以胎息为主。把神光勿忘勿助地定在玄妙呼吸中,一心不动,不许向身外游思,自然外感内应,觉元气流于一身内外了。功夫到此,已得到天人合一之机了。在此境界中,口中来的金液吞咽之时,必须先提摄会之气,沿后背上升于脑,急开目引天光入脑,凝视内外气;聚
胎息功法中心
内气与天气相交练法:通过心相交而至心之门的内气旋转,使鼻息练到不入不出,就是外呼吸转化为内呼吸,返回人之未生在胞胎内的呼吸状态。每天每次练功,以胎息为主。把神光勿忘勿助地定在玄妙呼吸中,一心不动,不许向身外游思,自然外感内应,觉元气流于一身内外了。功夫到此,已得到天人合一之机了。在此境界中,口中来的金液吞咽之时,必须先提摄会之气,沿后背上升于脑,急开目引天光入脑,凝视内外气;聚会片刻,会同口液,意送到中田;再数日后气抵心中,心中温暖舒畅,从心而上,过咽喉而入舌下,这时会觉得满口芳香甜美。存守一会儿,再转左升右降进阳36周,左降右升退阴24周,是卯酉周天。如是练功,元气一现,浩大至刚,充满全身,只觉清净恬淡,身在气中,元神之光,悬于祖窍之上,照耀全身。这就练到中级胎息了。达到高度的内外气相交,古人叫做“乾坤”。因摄会阴之气,从坤腹而来,吸乾天之气,会合脑中,所以叫乾坤相交。

胎息功的方法
双眼相交练法:入坐之后,紧闭口唇,舌顶上腭,双目相交对视正中,鼻梁根处的外光,把心意定在双目中心。在练闭气法期间,会出现以下效应,可供练功者参照。初时闭气会觉得全身真气充盈发热,额头出汗,初服气时,小便赤黄,亦勿怪,久久变色自如。辟谷可能会在不同时日出现,不思饮食不饿的情况可辟谷,这时服气增至81次,但不可强求辟谷,须顺其自然。使二气相交,就产生内丹,化全身之阴,变为纯阳体,百疴不生,这三个相交,都是以真意为引。

胎息功的优势
降丹之后不可立即睁开眼睛,先渐收意念、静下心来、活动四肢,睁眼,收功。到此时内丹已成,接着下去,胎息指日可成。在初级到中级胎息阶段,口液产生的功能,特别旺盛,淋淋如雨,咽不绝口,甘甜香味,美快无比。当闭气,则以口缓缓吐气,吸气或吐气皆须极细极微,毫无气息出入之声,以鸿毛置鼻孔处命纹丝不动为标准。在此功境中,有夜间,入坐练功,祖窍出现跳动,不一会儿,遍体全身跳动,如炒豆粒一样,不绝,在身上闹成一堆。
胎息的诀窍
1、忘记呼吸,让呼吸若存若亡,忘掉后天的外呼吸,才能激发先天的内呼吸(也就是所谓胎息);
2、还有就是深入地入静。如果老是过于寻找胎息的感觉,不能很好入静,往往刚一找到胎息的感觉,心念一动就会自己退出来,所以心性还要继续修养;
3、任督循环越久,上身体腔特别是中下二丹田的连接管道(所谓橐龠)通畅了,进入胎息,后天呼吸若有若无,才不会胸闷和憋气,才不会出现偏差,切记!
4、如果能按以上几点,顺利进入胎息,对涵养先天元气和打通全身十二正经大有好处,而且胎息出现后练习一段时间,会有马阴藏相的现象出现;同时如果不能开启胎息,也是有一些诀窍可用,因人而异,不尽相同。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