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锯片
在切割石材的过程中,金刚石圆锯片会受到离心力、锯切力、锯切热等交变载荷的作用而产生磨损、破损。主要是力效应和温度效应引起金刚石圆锯片的磨破损。
金刚石圆锯片的磨破损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磨料磨损、局部破碎、破碎、脱落、结合剂沿锯切速度方向的机械擦伤。
磨料磨损:金刚石颗粒与式件不断摩擦,棱边钝化成平面,失去切削性能,增大摩擦
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
金刚石锯片
在切割石材的过程中,金刚石圆锯片会受到离心力、锯切力、锯切热等交变载荷的作用而产生磨损、破损。主要是力效应和温度效应引起金刚石圆锯片的磨破损。
金刚石圆锯片的磨破损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磨料磨损、局部破碎、破碎、脱落、结合剂沿锯切速度方向的机械擦伤。
磨料磨损:金刚石颗粒与式件不断摩擦,棱边钝化成平面,失去切削性能,增大摩擦。锯切热会使金刚石颗粒表面出现石墨化薄层,硬度大大降低,加剧磨损。
局部破碎:金刚石颗粒表面承受交变的热应力,同时还承受交变的切削应力,就会出现疲劳裂纹而局部破碎,显露出锐利的新棱边,是较为理想的磨损形态。
破碎:金刚石颗粒在切入切出时承受冲击载荷,比较突出的颗粒和晶粒过早消耗掉。
脱落:交变的切削力使金刚石颗粒在结合剂中不断的被晃动而产生松动。同时,锯切过程中的结合剂本身的磨损和锯切热使结合剂软化。这就使结合剂的把持力下降,当颗粒上的切削力大于把持力时,金刚石颗粒就会脱落。无论哪一种磨损都与金刚石颗粒所承受的载荷和温度密切相关。而这两者都取决于铖切工艺和冷却润滑条件。开发新型且稳定的超硬切削刀具是许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研究的课题。
(1)金刚石粒度:常用的金刚石粒度在30/35~60/80范围内。岩石愈坚硬,宜选取用较细的粒度。因为在同等压力条件下,金刚石愈细愈锋利,有利于切入坚硬的岩石。另外,一般大直径的锯片要求锯切,宜选取用较粗的粒度,如30/40,40/50;此方法沉积速度快(可达930μm/h),晶格之间结合比较紧密,但是生长表面比较粗糙。小直径的锯片锯切的效率低,要求岩石锯切截面光滑,宜选用较细的粒度,如50/60,60/80。
(2)刀头浓度:所谓金刚石浓度,是指金刚石在工作层胎体中分布的密度(即单位面积内所含金刚石的重量)。“规范”规定,每立方厘米工作胎体中含4.4克拉的金刚石时,其浓度为,含3.3克拉的金刚石时,其浓度为75%。体积浓度表示结块中金刚石所占体积的多少,并规定,当金刚石的体积占总体积的1/4时的浓度为。增大金刚石浓度可望延长锯片的寿命,因为增加浓度即减小了每粒金刚石所受的平均切削力。但增加深度必然增加锯片的成本,因而存在一个的浓度,且该浓度随铖切率增大而增大。影响金刚石圆锯片效率和寿命的因素有锯切工艺参数和金刚石的粒度、浓度、结合剂硬度等。
(3)刀头结合剂的硬度:一般来说,结合剂的硬度越高,其抗磨损能力越强。因而,当锯切研磨性大的岩石时,结合剂硬度宜高;当锯切材质软的岩石时,结合剂硬度宜低;当锯切研磨性大且硬的岩石时,结合剂硬度宜适中。
(4)力效应、温度效应及磨破损:金刚石圆锯片在切割石材的过程中,会受到离心力、锯切力、锯切热等交变载荷的作用。
砂轮超薄片的用途:
砂轮超薄片采用玻璃纤维和树脂做增强结合材料,具有高抗拉、抗冲击和抗弯强度,广泛用于普通钢材、不锈钢金属和非金属的生产下料,优良的材料、精湛的工艺保证了对不同材料工件的高切割效率和的经济效果。砂轮超薄片分类根据材质主要分为纤维树脂切割片和金刚石切割片。下面是几种常见方法一、观察焊缝与基体是否焊接紧密焊缝与基体之前在铜焊之后会有一条焊缝,如果刀头底部弧形面与基体完全融合,就不会有缝隙,有缝隙说明金刚石锯片上的刀头与基体没有完全融合,主要是因为刀头底部弧形面打磨的时候不均匀。
树脂砂轮超薄片是以树脂为结合剂,结合多种材质,对合金钢﹑不锈钢等难切割材料,切割性能尤为显著。而金刚石砂轮超薄片是一种切割工具,广泛应用于石材,混凝土,预制板,新老马路,陶瓷等硬脆材料的加工。金刚石砂轮超薄片主要由基体与刀头两部分组成。
钎焊时首先在钢基体上预镀覆一层Ni-P合金(熔点为880℃),然后将镀膜金刚石排布在合金层上,在1050℃的气中钎焊5min,再冷却至室温。磨削试验表明,由于镀膜金刚石与结合剂良好的浸润性,有效地避免了磨粒的脱落,大大改善了砂轮的磨削性能,实现了砂轮寿命和加工效率但应指出,由于镀膜金刚石与结合剂间存在着适应性问题,因此只有合适的结合剂和工艺才能使镀膜金刚石达到的物理力学性能。单层高温钎焊砂轮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国内外对单层高温钎焊砂轮的研究虽已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但其制造工艺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若垫圈脱落还继续使用,则容易造成锯片切割时抖动,终导致锯片失圆而不能继续使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