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的发展历史
第壹阶段(1950s—1980s)初级阶段
人脸识别被当作一个一般性的模式识别问题,主流技术基于人脸的几何结构特征。这集中体现在人们对于剪影(Profile)的研究上,人们对面部剪影曲线的结构特征提取与分析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人工神经网络也一度曾经被研究人员用于人脸识别问题中。较早从事 AFR 研究的研究人员除了布莱索(Bledsoe)外还有戈登斯泰因(
人脸识别企业
人脸识别的发展历史
第壹阶段(1950s—1980s)初级阶段
人脸识别被当作一个一般性的模式识别问题,主流技术基于人脸的几何结构特征。这集中体现在人们对于剪影(Profile)的研究上,人们对面部剪影曲线的结构特征提取与分析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人工神经网络也一度曾经被研究人员用于人脸识别问题中。较早从事 AFR 研究的研究人员除了布莱索(Bledsoe)外还有戈登斯泰因(Goldstein)、哈蒙(Harmon)以及金出武雄(Kanade Takeo)等。总体而言,这一阶段是人脸识别研究的初级阶段,非常重要的成果不是很多,也基本没有获得实际应用。
第二阶段(1990s)高潮阶段
这一阶段尽管时间相对短暂,但人脸识别却发展迅速,不但出现了很多经典的方法,还出现了若干商业化运作的人脸识别系统,比如为的 Visionics(现为 Identix)的 FaceIt 系统。 从技术方案上看, 2D人脸图像线性子空间判别分析、统计表观模型、统计模式识别方法是这一阶段内的主流技术。
第三阶段(1990s末~现在)
人脸识别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者开始关注面向真实条件的人脸识别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
1)提出不同的人脸空间模型,包括以线性判别分析为代表的线性建模方法,以Kernel方法为代表的非线性建模方法和基于3D信息的3D人脸识别方法。
2)深入分析和研究影响人脸识别的因素,包括光照不变人脸识别、姿态不变人脸识别和表情不变人脸识别等。
3)利用新的特征表示,包括局部描述子(Gabor Face, LBP Face等)和深度学习方法。
4)利用新的数据源,例如基于视频的人脸识别和基于素描、近红外图像的人脸识别。
小区人脸识别的优点
小区
人脸识别的优点:
在安装有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智慧社区中,可有效阻止闲杂人等进入小区,进行封闭式管理,保证了访客信息的可追溯性,并减少安全隐患。住户需要行身份登记,录入自己的信息,通过动态监测采集各个角度的脸部图像。入住后,住户每次进入小区只须经过人脸识别摄像头模组,便自动抓取图像;随后,后台会通过人脸识别比对技术来确认访客是不是住户本人,只有对比成功后方可放行。此外,在物业端将人脸门禁对接到访客登记系统中,在登记的同时录入人脸信息,进行认证合一比对,以保证访客信息的真实性,访客利用录入的人脸信息亦可实现“刷脸开门”,离开时注销即可。为了避免一些安全隐患,该人脸识别系统还可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库相连接,一旦发现重点防范人员,便会自动发出预警,及时将危险因素拒之门外,有效加强社区的安全管理。
人脸识别门禁怎么使用?
人脸识别门禁怎么使用:
在使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之前,提前将用户的人脸信息录入到人脸识别门禁的后台系统当中,完成用户进出通过的刷脸登记,实现用户信息和权限的绑定与结合。改变以往的打卡进出门禁,杜绝门禁卡的盗刷、替刷等情况发生,安全可靠。
当用户进出门禁时,无需使用智能门禁卡和触控密码,只需直视人脸识别门禁设备就可以识别,高清视屏显示,自动抓取人脸,准确提示识别结果,识别无误后即可通过门禁,简单便捷,有效杜绝了闲杂人等随意进出门禁。
在人员身份识别验证方面,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可以设置为人脸识别+密码、人脸识别、密码等三种门禁进出方式,方便用户便捷选择。人脸识别门禁采用活技术,对人脸准确识别,识别速度小于1秒、误识率小于0.001%,识别更加安全、准确。多种验证方式实现用户的自由选择,用户体验更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