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的目的
屏蔽是为了保证在有电磁干扰环境下系统的传输性能,这里的抗干扰性应包括两个方面,即抵御外来电磁干扰的能力以及系统本身向外辐射电磁干扰的能力。理论上讲,在线缆和连接件外表包上一层金属材料屏蔽层,可以有效地滤除不必要的电磁波(这也是绝大多数屏蔽系统采用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的有效程度到底如何呢?对于屏蔽系统而言,单单有了一层金属屏蔽层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必须将屏蔽
铝合金电缆生产
屏蔽的目的
屏蔽是为了保证在有电磁干扰环境下系统的传输性能,这里的抗干扰性应包括两个方面,即抵御外来电磁干扰的能力以及系统本身向外辐射电磁干扰的能力。理论上讲,在线缆和连接件外表包上一层金属材料屏蔽层,可以有效地滤除不必要的电磁波(这也是绝大多数屏蔽系统采用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的有效程度到底如何呢?对于屏蔽系统而言,单单有了一层金属屏蔽层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必须将屏蔽层完全良好地接地,这样才能把干扰电流有效地导入大地。
屏蔽电缆的屏蔽层接地
屏蔽层接地通常采用两种方式来处理:屏蔽层单端接地和屏蔽层双端接地。
屏蔽层单端接地是在屏蔽电缆的一端将金属屏蔽层直接接地,另一端不接地或通过保护接地。①
在屏蔽层单端接地情况下,非接地端的金属屏蔽层对地之间有感应电压存在,感应电压与电缆的长度成正比,但屏蔽层无电势环流通过。单端接地就是利用抑制电势电位差达到消除电磁干扰的目的。
这种接地方式适合长度较短的线路,电缆长度所对应的感应电压不能超过安全电压。静电感应电压的存在将影响电路信号的稳定,有时可能会形成天线效应。
50/125微米光纤
目前,许多终用户和厂商将浓厚的兴趣转移到50—125微米多模光纤上来。在北美,大多数的用户采用了62.5微米的光纤,因为它已经得到了TIA的认可,并在市场上大量销售。尽管如此,由于50微米光纤较之62.5微米光纤具有技术上的优势,而且更便宜,因此,它有其固有的优点。
62.5/125微米光纤和发光二极管一起使用时,能得到优化。但是,研究显示,当其他光源(例如VCSEL一直腔表面激光)和多模光纤一同使用时,62.5—125微米光纤有时表现出其性能的局限性,而50—125微米多模光纤却没有这种局限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