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者元其神,息者住其心,自心性也。修行者达到境界,能住息而不生心念,止念。了断想入非非,坐忘入得胎息。古人云:“大道教人先止念;念头不住,亦徒然。”念在于息,念头即住,自得神气归根矣。返还本源,摒弃后天欲念,达到无欲、无念,忘记呼吸,但不是不呼吸了。 庄子曰:“至人之息以踵,凡人之息以喉”。踵者,根也。迷雾者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加理解。然后吸气用意引导精气,从丹田直接运向尾阎
胎息入门的功法
胎者元其神,息者住其心,自心性也。修行者达到境界,能住息而不生心念,止念。了断想入非非,坐忘入得胎息。古人云:“大道教人先止念;念头不住,亦徒然。”念在于息,念头即住,自得神气归根矣。返还本源,摒弃后天欲念,达到无欲、无念,忘记呼吸,但不是不呼吸了。 庄子曰:“至人之息以踵,凡人之息以喉”。踵者,根也。迷雾者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加理解。然后吸气用意引导精气,从丹田直接运向尾阎,沿督脉上升到脑部稍停。有人认为,至人之息以踵,就以为是用脚后跟呼吸,强加意念去想脚后跟的呼吸方法;有的意念肚脐呼吸、皮肤呼吸,错误的认为胎息境界是不用口鼻呼吸。想方设法断了自然口鼻呼吸,于是开始强行训练闭气法,喜求达到境界,妄想达到胎息,憋的脸红眼鼓、眼冒金星、头眩晕、心发嗔、杂心贪圣;急求闭气,盲而行之,自害而不知。因此,希望迷雾胎息者能够醒悟。

内丹功(胎息)的三个相交练法
内气属阴中之阳,天气属阳中之阴。使二气相交,就产生内丹,化全身之阴,变为纯阳体,百疴不生,这三个相交,都是以真意为引。练功,元气一现,浩大至刚,充满全身,只觉清净恬淡,身在气中,元神之光,悬于祖窍之上,照耀全身。这就练到中级胎息了。用一心的意念,引导阴阳交合。初练闭气法时,只能行一分钟左右,随着练功的深入,闭气时间会逐渐延长,直至全身毛孔开放出现胎息。练胎息的产生,必须经过三个相交,生出内气,才能形成胎息状态。没有内气则胎息不生。

《胎息经》是我国古代气功文献中的精品。胎息二字,胎是圣胎,乃真神所结:息是真息;乃内外呼吸气停(真息无息)所成。只此二字,已明明指出神之与气,互相对待,互为其根。神属阴,喻之为gong;气属阳,喻之为铅,此是本身之阴阳。神是性。气是命,性不离命,命不离性,二者是二是一,即是xing命shuang修。坐好、站好或睡好了以后,就不要再动了,全身放松,舌顶齿交,两服微闭,精神内守。故虚靖真君日:“神是性兮气是命”。曹文逸仙姑曰:“我为诸公说端的,命蒂从来是真息”。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