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发生火灾的原因:
发生电气火灾常见的几种外部因素有:通电线路过载、短路、线路接触不良、电弧火花、漏电、遇到雷电天气或天气过于干燥产生静电等都会引发电气火灾。
造成的电气火灾的人为因素有:电路检修工人思想疏忽大意、不遵守有关防火法规、违犯操作规程,用户不及时检修电路,违规拉扯电路等。
从电气防火角度看,电气设备短路、安装使用不当、保养不良、雷击
消防器材app平台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的原因:
发生电气火灾常见的几种外部因素有:通电线路过载、短路、线路接触不良、电弧火花、漏电、遇到雷电天气或天气过于干燥产生静电等都会引发电气火灾。
造成的电气火灾的人为因素有:电路检修工人思想疏忽大意、不遵守有关防火法规、违犯操作规程,用户不及时检修电路,违规拉扯电路等。
从电气防火角度看,电气设备短路、安装使用不当、保养不良、雷击和静电是造成电气火灾的几个重要原因。
电气火灾日常预防:
作为电路运维人员要做好电气防火检测工作。 电气安全防火检测是预防电气火灾发生的重要手段,电气运维人员要按时对电气系统设备进行安全检测,及时发现与消除隐患。在检修工作认真到位的同时加强对用户的电气防火知识宣传和教育工作
减少火灾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用户也要提高自己的辨识能力,对于家用电器,家中电路的运行情况要定时检修及更换老化设备。
选用要点
1、当建筑物在市政消火栓保护半径150m以内,且消防用水量不超过15L/s时,可不设室外消火栓。
2、室外消火栓应沿高层建筑周围均匀布置,并不宜集中在建筑物一侧。
3、人防工程室外消防栓距人防工程入口不宜小于5m。
4、停车场的室外消防栓宜沿停车场周边设置,且距离近一排汽车不宜小于7m,距加油站或库不宜小于15m。
5、室外消防栓应设置在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
6、室外消防栓宜采用地上式,当采用地下式消火栓时,应有明显标志。寒冷地区采用地下式,非寒冷地区宜采用地上式,地上式有条件可采用防撞型。
7、室外地上式消防栓应有一个直径为150mm或100mm和两个直径为65mm的栓口。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应有直径为100和65mm的栓口各一个。
8、室外消防栓的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m,间距不应超过120m。9、室外消防栓距路边不应超过2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m。
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的灭火方法。具体方法是:
1、用沙土、水泥、湿麻袋、湿棉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燃烧物;
2、喷洒雾状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剂覆盖燃烧物;
3、用水蒸气或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发生火灾的容器、设备;
4、密闭起火建筑、设备和孔洞;
5、把不燃的气体或不燃液体(如二氧化碳、氮气、四化碳等)喷洒到燃烧物区域内或燃烧物上。
完善装备统型配备机制。完善集中采购制度,在装备配备中引入统型论证机制,强化同类、同种装备技术要求的一致性,减少用途、性能相近装备的规格型号,尤其对对配备数量大、使用频率高的装备,统一关键系统部件技术标准。重点加强车辆底盘与上装统型、消防车辆统型、易损易耗装备统型等,逐步消除装备品种繁多、型号繁杂、互不通用、维保不便等问题,提高装备系列化、通用化水平。为便于消防车直接从消火栓取水,消火栓距路边的距离不宜大于2m。
强化装备管理信息化水平。突出信息化在装备管理中的辅助应用,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装备管理实践,探索研发互联网 管理系统,将装备购置、仓储、配发、使用、维护及报废等环节纳入各个方位系统管理,实现可视化、实时化、精准化。搭建装备资源信息交流平台,设置用装心得、新型产品、操作程序等模块,为基层管理提供便捷。当消火栓不使用时,可将栓体出水口旋转至与墙体平行状态,即可关闭箱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