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镀镍废液处理有哪些处置方法?
化学镀镍废液的处理方法很多,目前主要有化学氧化-沉淀法、干化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等。
1. 化学氧化-沉淀法
化学氧化-沉淀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液,先用氧化剂破坏化学镍废液中的络合剂,使镍离子呈游离态,再用氢氧化物沉淀镍离子。
化学沉淀法的优点是工艺较简单,操作费用低。
缺点是产生大量废渣,必须妥善处理或综合利用,
表面处理
化学镀镍废液处理有哪些处置方法?
化学镀镍废液的处理方法很多,目前主要有化学氧化-沉淀法、干化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等。
1. 化学氧化-沉淀法
化学氧化-沉淀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液,先用氧化剂破坏化学镍废液中的络合剂,使镍离子呈游离态,再用氢氧化物沉淀镍离子。
化学沉淀法的优点是工艺较简单,操作费用低。
缺点是产生大量废渣,必须妥善处理或综合利用,否则易造成二次污染。
2. 干化法
化学镍废液处理采用干化法,是指通过ENS-DR化学镍废液处理干化减量设备,液体进料,固体出料,直接干化,干料含水率<10%。其优点在于自动化控制,处理效果稳定,成本低。
抛光:利用柔性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
针对不同的抛光过程:粗抛(基础抛光过程),中抛(精加工过程)和精抛(上光过程),选用合适的抛光轮可以达到蕞佳抛光效果,同时提高抛光效率。
技术特点: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同时也可消除光泽。
蚀刻:通常所指蚀刻也称光化学蚀刻,指通过曝光制版、显影后,将要蚀刻区域的保护膜去除,在蚀刻时接触化学溶液,达到溶解腐蚀的作用,形成凹凸或者镂空成型的效果。
曝光法:工程根据图形开出备料尺寸-材料准备-材料清洗-烘干→贴膜或涂布→烘干→曝光→显影→烘干-蚀刻→脱膜→OK
常见的
表面处理方法: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有时也用以消除光泽(消光)。通常以抛光轮作为抛光工具。抛光轮一般用多层帆布、毛毡或皮革叠制而成,两侧用金属圆板夹紧,其轮缘涂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匀混合而成的抛光剂。抛光时,高速旋转的抛光轮(圆周速度在20米/秒以上)压向工件,使磨料对工件表面产生滚压和微量切削,从而获得光亮的加工表面,表面粗糙度一般可达Ra0.63~0.01微米;当采用非油脂性的消光抛光剂时,可对光亮表面消光以改善外观。针对不同的抛光过程:粗抛(基础抛光过程),中抛(精加工过程)和精抛(上光过程),选用合适的抛光轮可以达到蕞佳抛光效果,同时提高抛光效率。
表面处理方法,电泳工艺分为阳极电泳和阴极电泳。若涂料粒子带负电,工件为阳极,涂料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在工件沉积成膜称为阳极电泳;反之,若涂料粒子带正电,工件为阴极,涂料粒子在工件上沉积成膜称为阴极电泳。
阳极电泳一般工艺流程为:工件前处理(除油→热水洗→除锈→冷水洗→磷化→热水洗→钝化)→阳极电泳→工件后处理(清水洗→烘干)。
1、除油。溶液一般为热碱性化学除油液,温度为60℃(蒸汽加热),时间为20min左右。
2、热水洗。温度60℃(蒸汽加热),时间2min。
3、除锈。用H2SO4或HCl ,例如用盐酸除锈液,HCl总酸度≥43点;游离酸度>41点;加清洗剂1.5%;室温下洗10~20min。
4、冷水洗。流动中冷水洗1min。
5、磷化。用中温磷化(60℃时磷化10min),磷化液可用市售成品。
上述工序亦可用喷砂→水洗代替。
6、钝化。用与磷化液配套的药品(由出售磷化液厂家提供),室温下1~2min即可。
7、阳极电泳。电解液成分:H08-1黑色电泳漆,固体分质量分数9%~12%,蒸馏水质量分数88%~91%。电压:(70±10)V;时间:2~2.5min;漆液温度:15~35℃;漆液PH 值:8~8.5。注意工件出入槽要断电。电泳过程中电流随漆膜增厚会逐步下降。
8、清水洗。流动冷水中洗。
9、烘干。在烘箱中于(165±5)℃温度下烘40~60min即可。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