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佩克提出的是机器人的安全、感知和自我繁殖问题。[3]工艺过程的不同,对机器人操作臂重复定位精度的要求也不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可能引发人类不希望出现的问题。虽然科幻世界只是一种想象,但人类社会将可能面临这种现实。 [3] 为了防止机器人伤害人类,1950年科幻作家阿西莫夫(Asimov)在《我是机器人》一书中提出了“机器人三原则”: [3] ①机器人必须不伤害人类,也不允许它见人类
机器人伺服电机维修
凯佩克提出的是机器人的安全、感知和自我繁殖问题。[3]工艺过程的不同,对机器人操作臂重复定位精度的要求也不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可能引发人类不希望出现的问题。虽然科幻世界只是一种想象,但人类社会将可能面临这种现实。 [3] 为了防止机器人伤害人类,1950年科幻作家阿西莫夫(Asimov)在《我是机器人》一书中提出了“机器人三原则”: [3] ①机器人必须不伤害人类,也不允许它见人类将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 [3] ②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人类的命令与条相违背; [3] ③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不受伤害,除非这与上述两条相违背。

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上海将拓展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使上海发展成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基地、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中心、制造中心、服务中心和应用中心。 [3] 随着人们对机器人技术智能化本质认识的加深,机器人技术开始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渗透。结合这些领域的应用特点,人们发展了各式各样的具有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能力的特种机器人和各种智能机器人。

但是,机器人的自由度是根据其用途而设计的,可能少于6个自由度,也可能多于6个自由度。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凯佩克(KarelCapek)发表了科幻剧本《罗萨姆的机器人》。例如,A4020型装配机器人具有4个自由度,可以在印制电路板上接插电子器件;PUMA562型机器人具有6自由度,可以进行复杂空间曲面的弧焊作业。从运动学的观点看,在完成某一特定作业时具有多余自由度的机器人,就叫作冗余自由度机器人,亦可简称冗余度机器人。例如PUMA562机器人去执行印制电路板上接插电子器件的作业时,就成为冗余度机器人。利用冗余的自由度可以增加机器人的灵活性、躲避障碍物和改善动力性能。人的手臂(大臂,小臂,手腕)共有7个自由度,所以工作起来很灵巧,手部可回避障碍物从不同方向到达同一个目的点。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