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式催化燃烧设备原理说明双床型蓄热式催化燃烧设备将有机废气直接引入催化燃烧装置,在开始阶段需通过电加热器将其温度升高至反应需要的温度,废气在催化催化剂作用发生氧化放热反应生成无害的H2O和CO2,分解后释放出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加热进入催化床的有机废气,当有机废气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浓度时,放热和热交换所需要热量达到平衡,无需电加热,通过自身平衡处理掉高浓度有机废气。上述过程可通过
天津RTO催化燃烧设备
蓄热式催化燃烧设备原理说明双床型蓄热式催化燃烧设备将有机废气直接引入催化燃烧装置,在开始阶段需通过电加热器将其温度升高至反应需要的温度,废气在催化催化剂作用发生氧化放热反应生成无害的H2O和CO2,分解后释放出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加热进入催化床的有机废气,当有机废气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浓度时,放热和热交换所需要热量达到平衡,无需电加热,通过自身平衡处理掉高浓度有机废气。上述过程可通过PLC系统控制柜全自动操作 。
催化分解法已成为净化高浓度有机废气的有效手段,特别适宜治理喷涂、油墨印刷等在烘干过程中排出的高浓度有机废气。因烘干废气温度和有机物浓度都较高,对分解反应及热量回收有利,减少设备运行及投资费用。
双床型蓄热式催化燃烧设备应用范围1. 可用于的净化处理(、醇、酮、醛、酯、酚、醚、烷等混合有机废气)。
2. 适用于电线、电缆、漆包线、机械、电机、化工、仪表、汽车、自行车、摩托车、发动机、磁带、塑料、家用电器等行业的有机废气净化。
3. 可用于各种烘道、印铁制罐、表面喷涂、印刷油墨、电机绝缘处理、皮鞋粘胶等烘干流水线,净化各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
净化装置特点
1、由于喷漆废气经水幕机洗涤后仍具有粘性并含有一定水分,因此在吸附床前增加除漆装置和脱水装置。除漆装置过滤材料由多层金属过滤网、焦炭等组成,采用折板式结构,过滤风速采用0.4m/s,保证漆雾去除率达99%以上,并过滤片采用抽屉式结构,便于装卸和清洗。脱水装置由折板、岩棉等组成,过滤风速采用0.5m/s,可有效去除废气中的水分。为了保证吸附处理的连续性,除漆装置和脱水装置均采用一用一备。
2、 吸附剂采用的活性炭纤维性能优越:其比表面积大(800~1200m2/g),微孔发达(微孔体积占总孔体积的80%左右),孔径分布广 ,吸附容量大(比粒状活性炭大几倍至几十倍),吸附速度快,而且再生容易 (一般3~5min),脱附,经多次吸附脱附后仍保持原有的吸附性能,特别是对ppm级的吸附质仍保持很高的吸附量(蜂窝碳或颗粒碳此时的吸附能力则大大降低),因此对有机废气的净化率高;同时因活性碳纤维耐热性能好,且吸附层很薄,不会产生类似颗粒碳或蜂窝碳吸附装置因热积蓄而易产生燃烧的危险。
在VOCs催化燃烧系统中,反应空速通常指体积空速(GHSV),体现出催化剂的处理能力:反应空速是指规定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催化剂处理的气体量,单位为m3/(m3催化剂h),可简化为h-1。例如产品标注空速30000h-1:代表每立方催化剂每小时能处理30000m3废气。空速体现出催化剂的VOCs处理能力,因此和催化剂的性能息息相关。
5.负载量与空速的关系,含量是越高越好吗?
催化剂的性能与的含量、颗粒大小和分散度相关。理想状态下,高度分散,此时的以的颗粒(几个纳米)存在于载体上,得到大程度的利用,此时催化剂的处理能力与含量成正相关。然而当含量高到一定程度后,金属颗粒容易聚集长大成为较大的颗粒,与VOCs的接触面反倒下降,大部分被包在内部,此时增加含量反而不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
本净化装置处理流程包括三部分:干式除尘、吸附气体流程、脱附气体流程;
1、干式过滤器:待处理的有机废气由风管引出后进入干式过滤器,可过滤废气中的颗粒物及粘性成分,延长活性炭的吸附周期及使用寿命;
2、吸附气体流程:利用活性炭的物理特性对VOC有机废气进行吸附,且蜂窝状活性炭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特性,将有机废气吸附到活性炭的微孔中,从而使气体得以净化,净化后的气体再通过风机排空;
3、脱附气体流程:当活性炭微孔吸附饱和时,将不能再进行吸附,此时利用催化床产生的高温热风对活性炭进行脱附,活性炭微孔中的有机物遇高温后自动脱离活性炭,使活性炭二次利用。脱附下来的有机物已被浓缩(浓度较原来提高几十倍)并被送入催化燃烧室进行催化燃烧,在催化剂上于250~300℃进行催化氧化,使其转化为无害的CO2和H2O排出,当有机废气浓度达到2000PPm以上时,有机废气在催化床可维持自燃,不用另外再行加热,燃烧后的尾气一部份直接排到大气,大部份热气流被再次循环送往吸附床,用于对活性炭的脱附二次利用。这样既能满足燃烧和脱附所需热能,又能达到节能的目的,二次利用后的活性炭可用于下次吸附。
产品优势:
1、该设备性能稳定、操作简便、节能低耗、可靠、无二次污染。
2、催化燃烧室采用陶瓷蜂窝体的贵金催化剂,低温氧化分解,催化燃烧净化率达8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