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的转化率
单晶硅:大规模生产转化率:19.8——21%;大多在17.5%。再提升效率超过30%以上的技术突破可能性较小。
多晶硅:大规模生产转化率:18——18.5%;大多在16%。和单晶硅一样,因材料物理性能限制,要达到30%以上的转化率的可能性较小。
GaAs:GaAs太阳能电池组的转化率比较高,约23%。但是价格昂贵,多用于航空航天等重要地方。基
光伏并网发电安装公司
光伏发电的转化率
单晶硅:大规模生产转化率:19.8——21%;大多在17.5%。再提升效率超过30%以上的技术突破可能性较小。
多晶硅:大规模生产转化率:18——18.5%;大多在16%。和单晶硅一样,因材料物理性能限制,要达到30%以上的转化率的可能性较小。
GaAs:GaAs太阳能电池组的转化率比较高,约23%。但是价格昂贵,多用于航空航天等重要地方。基本没有规模化产业化的实用价值。
光伏发电的早期历史(一)
早在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Becqurel)就发现,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光生伏效应”,简称“光伏效应”。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第①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电池,诞生了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实用光伏发电技术。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约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0兆瓦时,假如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千瓦小时,相当于世界上能耗的40倍。正是由于太阳能的这些优势,20世纪80年代后,太阳能电池的种类不断增多、应用范围日益广阔、市场规模也逐步扩大。
光伏发电结构组成
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设备。由于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是直流电源,而负载是交流负载时,逆变器是必不可少的。逆变器按运行方式,可分为独立运行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独立运行逆变器用于独立运行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为独立负载供电。并网逆变器用于并网运行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逆变器按输出波型可分为方波逆变器和正弦波逆变器。方波逆变器电路简单,造价低,但谐波分量大,一般用于几百瓦以下和对谐波要求不高的系统。正弦波逆变器成本高,但可以适用于各种负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