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锆氧分析仪安装细节有七招
1、在较高的温度段对氧化锆探头各部件的氧化腐蚀比较严重,对氧化锆探头的使用寿命有明显的影响;而温度过低时,凝结的水气与烟气中的SO2及SO3形成亚硫酸、硫酸,对氧化锆元件危害极大,因此,氧化锆探头的检测点应尽量选在(100~600)℃之间。
2、要求安装点的烟气流通好,以保证有较快的响应时间。切忌安装在炉内侧、死角、涡流和缩口处
国产氧分析仪厂家
氧化锆氧分析仪安装细节有七招
1、在较高的温度段对氧化锆探头各部件的氧化腐蚀比较严重,对氧化锆探头的使用寿命有明显的影响;而温度过低时,凝结的水气与烟气中的SO2及SO3形成亚硫酸、硫酸,对氧化锆元件危害极大,因此,氧化锆探头的检测点应尽量选在(100~600)℃之间。
2、要求安装点的烟气流通好,以保证有较快的响应时间。切忌安装在炉内侧、死角、涡流和缩口处。安装在内侧和死角处易造成慢响应迟缓现象;安装在涡流处会导致氧量波动大,代表性差;安装在缩口处烟速过大,虽然响应迅速,但易造成灰堵故障和冲刷故障。
3、要求便于操作,没有障碍物影响插入氧化锆探头的操作。
4、要求安装点上游5米内无人孔及明显漏点,以防氧量失真。在停炉时,安装点应不受水冲刷操作的影响,不易被人为因素破坏。
5、不能受火焰冲刷。
6、氧化锆探头的安装方式可分为:垂直向下或者水平安装,其中水平安装时一般情况下与水平夹角大于20度(即氧化锆探头在烟道内部尽量向下倾斜20度左右),防止水蒸汽残留在探头内。
7、及时掌握烟气中的含硫量、流速等技术参数,对维护好氧化锆探头十分重要。
氧化锆测量原理
氧化锆传感器的核心构件是氧化锆固体电解质,氧化锆固体电解质是由多元氧化物组成的。常用的这类电解质有ZrO2.Y2O3,它由二元氧化物组成,其中ZrO2称为基体,Y2O3称为稳定剂。ZrO2在常温下是单斜晶体,在高温下它变成立方晶体(萤石型),但当它冷却后又变为单斜晶体。因此,纯氧化锆的晶型是不稳定的。所以,当在ZrO2掺入一定量的稳定剂Y2O3时,由于Y3+置换了Zr4+的位置,一方面在晶体中留下了氧离子空穴;另一方面由于晶体内部应力变化的原因,该晶体冷却后仍保留立方晶体。因此,又称它为稳定氧化锆。据上述分析,稳定氧化锆在高温下(650℃)是氧离子的良好导体。
典型的氧化锆传感器是,这样在两个电极上,由于正负电荷的堆积而形成一个电势,称之为氧浓差电动势。当用导线将两个电极连成电路时,负极上的电子就会通过外电路流到正极,再供给氧分子形成离子,电路中就有电流通过。
其池电势由能斯特方程给出:。在温度700℃时,当固体电介质一侧氧分压为空气(20.6%)时,由浓差电池输出电动势E,就可以计算出固体电介质另一侧氧分压,这就是氧化锆氧量分析仪的测氧原理。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仪表出厂检验的量程(0-10%)与现场需求(0-25%)不同,并且出厂后经过较长时间才安装使用,导致氧量计测量值发生偏差,其测量空气含氧量为19%左右,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经现场检查调试发现,其原因与E的补偿值(本底电势)有关。
氧化锆氧量分析仪系统组成
系统组成
氧化锆氧量分析仪的构成是由氧传感器(又称氧探头、氧检测器)、氧分析仪(又称变送器、变送单元、转换器、分析仪)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电缆等组成。
氧传感器
传感器装置由金属外壳、测量电池、加热器、热电偶、过滤元件以及电缆接线端子等组成。测量电池本体分为3层:铂(电极)─氧化锆(电解质)─铂(电极)。铂电极是多孔性的。烟道气体通过过滤器或校验气体通过传导管进入测量电池被测气体一侧,而另一侧为参比空气(含氧20.60%)。
两种含氧浓度不同的气体作用在测量电池,便产生一个以对数为规律的电势(两侧的氧浓度差愈大, 电势信号愈大)。毫伏信号经氧分析仪转换成0—10mA或4-20mA标准电流。此电流由氧分析仪接线端子输出。
测量电池的工作温度设置为高于650℃的恒定温度, 为了保持工作温度恒定,用一支K型热电偶测量电池的工作温度,经氧分析仪内的温度控制器调节加热器的加热电压。
当测量烟气温度高于700℃时,传感器组成中省去加热器和测温热电偶。
氧分析仪
为了使测量电池的工作温度达到700℃,氧分析仪接受传感器中的K型热电偶输出的温度mV信号,与微处理器预置温度(毫伏)相比较,从而控制电池温度。氧分析仪采用环境温度作为热电偶冷端比较点。
氧分析仪对氧传感器输入的氧mV信号进行放大,然后将放大的电压信号经过 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根据氧分析仪预先校准或者预置的氧传感器测量电池的特性曲线,微处理器将数字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氧浓度值并显示在氧分析仪显示屏上,同时,将数字信号转变为线性标准模拟电流信号0—10mA或4-20 mA输出。
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