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2800/3000日常操作
1.通气:打开氮气和氧气气瓶上的调压阀,将输出压力调至0.2~0.3Mpa之间;
2.通电:打开主机电源,至少预热1小时;打开计算机电源;
3.进入软件:当仪器通气预热1小时达到稳定后,点击电脑桌面上的软件图标,进入软件操作界面,然后在“设备”菜单中选择“开高频电源”预热300秒;
4.仪器预操作:在燃烧炉上放一空坩埚,
碳硫仪公司
CS-2800/3000日常操作
1.通气:打开氮气和氧气气瓶上的调压阀,将输出压力调至0.2~0.3Mpa之间;
2.通电:打开主机电源,至少预热1小时;打开计算机电源;
3.进入软件:当仪器通气预热1小时达到稳定后,点击电脑桌面上的软件图标,进入软件操作界面,然后在“设备”菜单中选择“开高频电源”预热300秒;
4.仪器预操作:在燃烧炉上放一空坩埚,并在“样品重量”处输入任意重量,然后点击“开始”,等一个分析过程结束后观察基线,重复空烧2到3次,如果基线稳定则再分析3个废样以使气路对硫的吸附提前饱和,然后可进行正式分析;
5.称样:在天平上称好样品,并在软件中输入“样品名称”、“样品重量”和“钨粒重量”(如果天平已用数据线与计算机连接,则选择“自动读数”,就不用手动输入重量了);
6.分析:将称好样的坩埚放在燃烧炉的坩埚托上,点击“开始”,则自动关炉,分析开始,等分析结束自动开炉后,更换坩埚,重复3、4步即可;
7.关机:关闭仪器时,首先在“设备”菜单中选择“关高频电源”,然后退出软件关闭计算机和碳硫主机电源,再关闭氮气和氧气。
钛合金中的碳分析:氧、氮、碳和氢是钛合金的主要杂质。氧和氮在α相中有较大的溶解度,对钛合金有显著强化效果,但却使塑性下降。通常规定钛中氧和氮的含量分别在0.15~0.2%和0.04~0.05%以下。氢在α相中溶解度很小,钛合金中溶解过多的氢会产生氢化物,使合金变脆。通常钛合金中氢含量控制在0.015%以下。氢在钛中的溶解是可逆的,可以用真空退火除去。纳克碳硫仪和氧氮氢分析仪可以准确分析钛合金中的氧、氮、碳和氢含量,确保钛合金产品的质量。
影响高频红外碳硫仪分析结果稳定性的因素
1.灰尘的影响
分析过程中灰尘的积累所造成的吸附也是影响分析结果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该影响在分析低含量样品时体现的尤为明显。例如,在分析硅铁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0.2g锡+0.2g样品+0.5g纯铁+1.5g钨粒。由于锡粒的加入,燃烧时产生的灰尘较大。在经过20次样品分析后,硫的结果比一次分析结果偏低2ppm以上,随着分析次数的增加,此偏差越来越大。而清理掉灰尘过滤器中的灰尘后,分析结果与次分析结果一致。因此,分析过程中,灰尘过滤器中的灰尘积累应及时清理。
2.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分析结果稳定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粉尘过滤器的温度影响。在第6个因素中粉尘对分析气的吸附效果,相同的灰尘量温度越高,气体的吸附量越少。其次,气体分析的基础离不开气体状态方程,红外分析系统恒温控制的温度不同,会造成分析气体体积的变化,从而一定量的分析气体在不同温度下通过固定长度红外池的时间不同。另外,红外分析系统恒温控制温度的不同,会造成红外光源的发射光强的波动,以及热释电检测器的输出的差异,从而影响了分析结果的稳定性。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铁矿中高硫含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金属矿产已成为各国的战略资源。铁矿成为铜和铁冶炼的主要原料。硫含量测定的经典方法为重量法和滴定法。重量法测定精度高,测量范围广,但操作繁琐,分析周期长,成本高;滴定法存在管式炉升温速度较慢、重复性差的缺点,对于高含量样品,滴定时难于控制,容易造成分析结果偏低等问题。随着分析仪器水平的提高,高频燃烧红外分析法不仅在矿产品、金属材料中得到广泛应用,还在高硫含量分析方面有所突破。本文通过绘制硫校准曲线,建立了测定铁矿中高含量硫的方法。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