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
重复性
理想的动物模型应该是可重复的,甚至是可以标准化的。因此,系统学习或者零星地翻阅《医学实验动物学》是保证合理选用实验动物的基础之一。例如用一次定量放血法可造成出血,会si亡,这就符合可重复性和达到了标准化要求。又如用狗做xin肌梗死模型照理很合适,因为它的冠状动脉循环与人相似,而且在实验动物中它适宜做暴露心脏的剖胸手术,但狗结扎冠状
实验动物
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
重复性
理想的动物模型应该是可重复的,甚至是可以标准化的。因此,系统学习或者零星地翻阅《医学实验动物学》是保证合理选用实验动物的基础之一。例如用一次定量放血法可造成出血,会si亡,这就符合可重复性和达到了标准化要求。又如用狗做xin肌梗死模型照理很合适,因为它的冠状动脉循环与人相似,而且在实验动物中它适宜做暴露心脏的剖胸手术,但狗结扎冠状动脉的后果差异太大,不同狗同一动脉同一部位的结扎,其后果很不一致,无法预测,无法标准化。相反,大小白鼠、地鼠和豚鼠结扎冠脉的后果就比较稳定一致,可以预测,因而可以标准化。
动物模型设计的注意事项
注意模型要尽可能再现所要求的人类疾病
模型时必须强调从研究目的出发,熟悉诱发条件、宿主特征、疾病表现和发病机理,即充分了解所需动物模型的全部信息,分析是否能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时,草食类动物兔需要的胆固醇剂量比人高得多,而且病变部位并不出现在主动脉弓。同时应该一般饲养员较熟悉而便于饲养的动物作研究对象,这样,就无需特殊的饲养设施和转运条件,经济上和技术上容易得到保证。病理表现为纤维组织和平滑肌为主,可有大量泡沫样细胞形成斑块,这与人类的情况差距较大。因此要求研究者懂得,各种动物所需的诱发剂量、宿主年龄、性别和遗传性状等对实验的影响,以及动物疾病在组织学、生化学、病理学等方面与人类疾病之间的差异。要避免选用与人类对应相似性很小的动物疾病作为模型材料。为了增加所动物疾病模型与人类疾病的相似性,应尽量选用各种敏感动物与人类疾病相应的动物模型,可参考相关文章《各种敏感动物与人类相似的疾病模型》。
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
一. 主要试剂及耗材:
8周龄雄性SD大鼠
对乙酰氨基酚(阿拉丁,A105808)
血生化仪(HITACHI,7100)
PBS(南京生兴生物,SN331)
二. 实验方法:
正式实验开始前,大鼠禁食12h,然后对乙酰氨基酚组(即模型组)给予450mg/kg的对乙酰氨基酚溶液(用40℃生理盐水配制)灌胃,空白对照组则采用相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灌胃。
空白对照组:大鼠毛发光滑,好动,食欲佳;对乙酰氨基酚组(即模型组)大鼠精神萎靡,活动欠佳,食欲减退。
肝组织损伤程度病理学分级标准:0度(-):肝细胞、肝细胞索、肝窦均正常,未见肝细胞水肿或空泡的异常改变;1度(+):在一个肝小叶中,有1/3以内肝细胞水肿,静脉周围的肝细胞核浓染成黑色固缩,分布散在;2度(++):在一个肝小叶中,有1/3~1/2以内的肝细胞水肿,肝细胞明显疏松化,静脉周围出现点状坏死,分布较广,汇管区有少量炎细胞浸润;3度(+++):在一个肝小叶中,有1/2以上的肝细胞水肿,肝细胞气球样变,汇管区出现炎细胞浸润,点状坏死灶。如果穿刺采用的是肋骨,穿刺结束后要用胶布封贴穿刺孔,防止发生。
空白对照组大鼠组织结构正常,肝索呈状排列整齐,胞浆着色均匀,细胞核清晰。对乙酰氨基酚组可见肝小叶实质细胞碎片状坏死,肝小叶结构不清,和索排列紊乱,肝细胞水肿,胞浆内空泡样变性;这类模型在遗传病、代谢病、缺陷病、疾病和等方面的应用正日益增多。可见新生肝细胞,核仁明显,少数双核的新生肝细胞。小叶内可见细胞浸润,其中以淋巴细胞为主,发生碎片状坏死病灶处细胞浸润明显。
三. 实验结果
3.1 生化检测
图:各组ALT、AST、ALP、TBIL和DBIL浓度
由上图可见,与正常组比,ALT、AST、ALP、TBIL和DBIL 造模后表达明显上升。其中ALT、AST和TBIL在24h小时后表达。ALP在1h 表达随后开始下降,36h表达。图计为实验组与正常组使用T检验进行统计比较。*表示
P<0.05;**表示P<0.01。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