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臭氧已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很长时间,但很多人还不清楚臭氧是如何从臭氧发生器中产生的,对臭氧发生器的电路结构也不清楚。
一、臭氧的发生原理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通过高压电离(或电解、化学、光化学反应)而获得,其产生过程是将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分解为氧原子,这些氧原子再和氧分子聚合成臭氧。臭氧的性质极不稳定,生产之后会分解,所以,臭氧只能现产现用。产生臭氧的设备
酒店高压高温蒸汽清洁机
虽然臭氧已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很长时间,但很多人还不清楚臭氧是如何从臭氧发生器中产生的,对臭氧发生器的电路结构也不清楚。
一、臭氧的发生原理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通过高压电离(或电解、化学、光化学反应)而获得,其产生过程是将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分解为氧原子,这些氧原子再和氧分子聚合成臭氧。臭氧的性质极不稳定,生产之后会分解,所以,臭氧只能现产现用。产生臭氧的设备叫臭氧发生器。按臭氧产生的方式不同,臭氧发生器主要分为三种:高压放电式臭氧发生器、电解式臭氧发生器、紫外线照射式臭氧发生器。
1.什么是臭氧
人类发现臭氧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在距离地球表面15-25公里的高空,因受太阳紫外线照射的缘故,形成了包围在地球外围空间的臭氧层,这厚厚的臭氧层正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这就是大多数人对臭氧的全部认识。
1840年德国科学家舒贝因发现,他在电解和火花放电试验过程中曾闻到有一种特殊的气味,同时,他还指出在闪电过后也闻到同样的气味。舒贝因将此异味确定为O3,命名为OZONE(臭氧),取自希腊语“Ozein”一词,意为“难闻”。
然而当臭氧转化为氧气时恢复到原有的体积,同时还发现少量的或金属银具有分解臭氧的能力。 1866 年索雷特( Soret) 利用通过电解得到臭氧和氧的混合气体进行试验,断定臭氧的密度是氧的 1.5 倍。为验证此结论,索雷特测定了臭氧向空气中扩散的速率,并将其与同一方法测定得的二氧化碳扩散速率相比。估算出臭氧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发现它存在着与 CO2: O3 = 44:48 完全一致的关系。
比如,日本科学家就研究过用于医院的臭氧水消毒法。据其研究结果,用臭氧水对医院手术前医生、护士的双手消毒,可所有细菌,不仅时间极短,而且其消毒效果也是其他碘类消毒剂无法比拟的。传统进行同样的消毒操作至少需要10分钟。在医院中易引起的黄色和绿脓等在臭氧水中只需5秒钟即可全部,其杀菌力远远超过酒精和氯。而且臭氧水具有可靠的安全性,经常使用不会伤及肌肤,即使误喝也不会。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