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置换技术要求
1)置换氮气过程中,管道内气体流速不得大于5m/s。
2)置换管道末端应配备气体含量检测设备:用氮气置换空气时,当置换管道末端放空管口处置换气体中的氧气浓度小于2%,每间隔1分钟连续三次取样分析,均达到此标准为置换合格。
1)置换开始后,负责向设备及管道内充入氮气,并打开放空口阀门;管道严密性试验时检测设备法兰处是否有泄露,如有泄漏及
油罐氮气置换
3置换技术要求
1)置换氮气过程中,管道内气体流速不得大于5m/s。
2)置换管道末端应配备气体含量检测设备:用氮气置换空气时,当置换管道末端放空管口处置换气体中的氧气浓度小于2%,每间隔1分钟连续三次取样分析,均达到此标准为置换合格。
1)置换开始后,负责向设备及管道内充入氮气,并打开放空口阀门;管道严密性试验时检测设备法兰处是否有泄露,如有泄漏及时处理。
2)管道严密性试验时,实时监控压力表的压力值,当压力达到试压要求时,立即停止注氮并向小组汇报。
3)置换天,按方案要求打开置换段管道阀门,关闭所有预留管道阀门、排污阀、放空阀和线路分支阀。并打开主放散点控制阀。
4)置换当天再次检测阀门开启状态。并在各放散点安排一名阀门操作人员。
5)在置换时负责阀门的状态的维护,以防其他人员随意开启关闭阀门。并按小组的指令和置换流程开启关闭相关阀门。
利用带有压力的氮气推动海绵清管球,海绵清管球再推动管内空气,海绵清管球抵至被置换管道的末端,即置换基本完成。氮气置换可以有两种方式:1)气推气;2)气推球,球推气。氮气置换方式:天然qi管道投产前对站区全部管道设备采用气推气的方式进行氮气置换,即向管道内直接注入氮气,用氮气推空气的方法对管道内的空气进行氮气置换。我们认为,对于新建较长距离、具有收、发球装置、经过清管和干燥的燃气管道,适合采用第二种置换方式,即气推球,球推气。其优点是直观、节能,缺点是需用氮气压力较大。
氮气置换的速度及控制方法
置换速度不宜太快,太快则易导致液氮未完全汽化而使得氮气的温度过低,(严重时可使汽化器至输氮连接管道全部结霜。)通常以汽化器的1/2散热盘管有结霜层为宜。注入氮根据施工方案计算好的用氮量和损失量,准备充足的氮气,根据管径和氮气温度控制注氮速度。置换速度同时应与汽化器的功率匹配。一般以~吨液氮/小时为宜。其控制方法:调整V1开度以控制液氮汽化速度,调整V2开度以控制置换速度。
氮气为惰性气体,具有不燃性,可切断气源,冷却容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前加工制作好注氮接头,拆卸与之有关的管段,临时注氮流程和注氮接头安装工作完毕。由于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极易发生危险(天然气在空气中浓度的危险上下限分别是5%和15%),所以天然气管道在正式通入天然气前需要对管道中的空气进行置换。将管道中的空气和天然气隔开,使天然气与空气不直接混合,达到安全投产的目的。在液氮置换中,负责注氮场地的整理、液氮槽车、液氮加热泵车的现场布局、就位、注氮管线的连接和拆卸。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