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技术参数选择
(一)设计依据
本设计遵循以下技术规范: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84-92。
(二)滴灌工程技术参数选择
根据以上规范、标准以及国内外滴灌技术发展积累多年的经验,各技术参数定为如下各值:
1、微灌土壤湿润比:P=
农业自动搅拌肥料桶设备
滴灌技术参数选择
(一)设计依据
本设计遵循以下技术规范: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84-92。
(二)滴灌工程技术参数选择
根据以上规范、标准以及国内外滴灌技术发展积累多年的经验,各技术参数定为如下各值:
1、微灌土壤湿润比:P= 40%;
2、微利用系数:h=0.95;
3、设计均匀度:Eu≥95%;
4、设计湿润深度: Z=0.4m;
(三)滴灌工程设计任务
滴灌工程设计包括如下任务:
1、选择合理的微灌技术形式;
2、对小区和各级管道进行合理布局;
3、进行轮灌区划分,系统水力计算,给出流量、压力需求;
4、微灌系统首部枢纽设计。
面对肥料市场的问题,水肥一体化可以做什么呢?
春季一次性施肥是北方大田经济和粮食作物的传统施肥方式,水肥一体化与传统施肥的区别是由一次性施肥与多次按需施肥,该技术可以将传统的一次性肥料需求变成多次需求,延长肥料的供应时间,降低疫情下农村肥料供应压力。
研发专项项目"养分原位监测与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及其装备"的多家单位(农业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石河子大学、新疆天业、吉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科学院等单位)研发出滴灌春玉米、马铃薯、棉花、甜菜等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及相关设备。其中东北春玉米全生育施肥料50kg/亩,多数为一次性施肥,水肥一体化模式下,将基施肥降低到10-15kg/亩;内蒙古马铃薯全生育施肥55kg/亩,水肥一体化下仅需要基肥12-13kg/亩;新疆滴灌棉花全生育期需肥40-50kg/亩,现有技术仅需要出苗水1-2公斤磷肥或者改良剂;甜菜全生育期需肥40-50kg/亩,现有技术仅需要种肥8kg/亩。现在,这个问题不再是问题啦~恺易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能把成本降低、让梨树”吃饱喝好“、梨子更好吃。
因此,水肥一体化技术如果合理施用,可以将春耕时的基肥需求量降低到原来用量的三分之一以下(简单讲原来全村需要10吨肥料,现在先备够三吨就可以先播种了),这样有效缓解春播前肥料企业的生产压力,肥料运输压力和农户的备肥压力;据悉,该施肥机内部嵌入了依据光辐射开发的水肥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光照的强弱控制灌溉施肥,实现智能管理。通过后期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实现水肥同步,让农民抗击疫情同时作物不减产
金秋十月,北京房山区石楼镇襄驸马庄村弘科农场的大棚里瓜果飘香。自2018年开始,这里就应用了由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和自主研发的两款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设备,实现了智能、精准灌溉施肥,不仅提高了作物产量和,而且实现了节水、节肥、省工。液体肥料特点①溶液养分浓度高②可溶性高田间温度下能够完全、迅速地溶解于灌溉水中③不会阻塞过滤器、滴头和喷头不溶物含量低调理剂含量2。据了解,智能化是水肥一体化技术的“3.0”版本,是目前该领域的技术水准。如今,全市超过半数的规模化农业园区实现了智能化、精准化水肥灌溉,北京已迈入水肥一体化技术的“3.0”时代。
据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节水农业科农艺师孟范玉介绍,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北京水肥一体化技术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阶段是2000—2008年左右,将肥料溶化随水施用,实现了水肥一体化,但缺乏精准的灌溉施肥制度、灌溉系统、施肥设备和水溶肥料等;第二阶段是2009—2014年左右,灌溉施肥产品有了较大改进,如可调比例文丘里施肥器、全水溶滴灌肥等,开展了固定茬口设施蔬菜的灌溉施肥制度研究,但以人工操作和决策为主,缺乏智能的灌溉决策系统;第三阶段是2015年至今,水肥一体化技术朝着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该站目前已在昌平、顺义、房山等区陆续推广使用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累计推广应用近10万亩次。同时,作为减肥减药、节本增效、提质生态农业的措施之一,该技术对生态绿色循环农业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该技术主要应用于西甜瓜、草莓和番茄等高经济价值作物,节水、节肥效果明显,果实更好,推动了本市节水型农业和智慧型农业的发展。目前,北京在这方面处于国内水平。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3、泵站及配电:水泵及变频柜由甲方负责,需保证水泵流量70立方/小时,地面以上压力0。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采用灌溉施肥技术,可按照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需求设计,把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华胜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帮助生产者很方便的实现自动的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由系统云平台、墒情数据采集终端、视频监控、施肥机、过滤系统、阀门控制器、电磁阀、田间管路等组成。开花坐果前,以氮为主,膨瓜期要注意磷、钾肥的施肥,对增加产量、改善尤其重要。整个系统可根据监测的土壤水分、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设置周期性水肥计划实施轮灌。施肥机会按照用户设定的配方、灌溉过程参数自动控制灌溉量、吸肥量、肥液浓度、酸碱度等水肥过程的重要参数,实现对灌溉、施肥的定时、定量控制,充分提高水肥利用率,实现节水、节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的目的。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大田、旱田、温室、果园等种植灌溉作业。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