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种株选择与定植
当幼苗长到15~20cm高时即可定植。冬季温暖的华南地区采收秋播时,一般于第二年3~4月定植,春播的在8月下旬定植;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播者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秋播者于次年4月初定植;北方地区4月上旬春播的应于9月中旬前后定植。定植前要对秧苗进行选择,应选用具备本品种特征特性、叶片数目多、分蘖能力强、生长健壮、鳞茎肥大者作种株。定植时,先施足基肥,以充分腐熟
韭苔价格
韭菜种株选择与定植
当幼苗长到15~20cm高时即可定植。冬季温暖的华南地区采收秋播时,一般于第二年3~4月定植,春播的在8月下旬定植;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播者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秋播者于次年4月初定植;北方地区4月上旬春播的应于9月中旬前后定植。定植前要对秧苗进行选择,应选用具备本品种特征特性、叶片数目多、分蘖能力强、生长健壮、鳞茎肥大者作种株。定植时,先施足基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并适当配合磷、钾肥或复合肥。韭菜制种一般采用丛栽,每丛10~20株。南方雨水多,常采用高畦栽培,畦宽连沟110cm左右,行距40~50cm,穴距20~25cm;北方地区可高畦栽培,也可采用沟栽,采用沟栽者,行距40cm左右,穴距20cm左右。韭菜种株的定植不宜过深,以不超过叶鞘为度。

韭菜的收割
适时收割是韭菜、高产、的关键。韭菜叶片生长前期,养分消耗大于叶片的光合作用,主要消耗体内贮存的养分;叶片生长后期,消耗养分小于光合合成,向根茎转运和积累养分。正确处理收割与养棵的关系,必须适时收割,收割过早,不仅影响当茬产量,也会因为叶片没有足够的光合作用时间,而减少植株体内光含物质的积累,导致下茬韭菜因养分不足而减产;收割过迟,会影响韭菜的收割次数,降低韭菜的和全年总产。韭菜适宜收割的一般标准是:株高35米以上,平均单株叶片5—6个,生长期在25天以上具体的收割标准可根据植株长势,养分积累,市场需求来确定。上年植株体内贮存养分充足,早春可适当早收割,早上市,以获得益。
韭菜收割时间,以晴天的早晨为。植株经夜露,叶部吸收的充足水分尚未蒸腾,格外鲜嫩。植株体内又积累了丰富的营养物质,此时收割营养高,耐贮存,既可以提高韭菜产量,又有利于割口的愈合。
雨前不宜收割,否则伤口因湿度过大不易愈合,易引起病菌导致鳞茎和根系腐烂。

韭菜种子栽培技术
选择土地:选远离大路600米以上,无污染、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疏松、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区。前茬选种瓜类、叶菜类、豆类等植物,忌选用葱、蒜、韭菜等作物。韭菜生产基地必须切实防止环境污染,并对酸雨的危害有预防。通过检测空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土壤中城市垃圾、农用污泥污染物,灌溉水质达到《农业环境标准实用手册》的要求。
育苗
播前准备:育苗地选择砂壤土、干燥地块,播前深耕晒垡,利用太阳能高温消毒或低温病虫卵。整细耙平,做成1.5米×8米的平畦,畦内每平方米撒施腐熟的鸡或猪粪5~7千克或腐殖酸生态肥8千克,尿素0.1千克,阿维地线净0.05千克,50%多菌灵可湿性0.02千克,土肥药混匀,整平。
种子处理:选用新种子,如早春气温偏低,可采用干籽播种,为抢墒出苗可浸种催芽。种子处理前晒种1~2天。播前1~2天,将选好的种子,放入40℃温水中,用力搅拌,捞出搓洗干净,换30℃温水浸种8~10小时,放在18~20℃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淘洗2次。60%胚根伸出时立即播种。

韭菜的栽植后管理
浇水施肥:缓苗前后浇水两次,然后中耕蹲苗。夏季注意排涝,立秋后遇旱7~10天浇水一次,共浇3次水。结合浇水,追肥3次,前两次每亩各用人粪尿200千克加尿素10千克,后一次用腐熟的干细鸡粪每亩冲施200千克,“立冬”时再浇冻水。
中耕除草:蹲苗前后中耕除草4次以上,也可用6.9%威霸浓乳剂600倍液喷洒地面除草。
收割:一般每28~30天收割一次,割时距地面1厘米处,割口整齐一致。忌不足28天割一次,以防早衰。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