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地必须‘浇透’才行吗?答:农民浇地有一种偏见,即认为浇地必须‘浇透’才行。长期以来,水资源都是我国农业的经济命脉,也是整个国民经济以及人类生活的命脉。所谓的浇透指的是一次浇水后上部湿润土壤层必须与下部湿润土壤层相接。其实这并没有科学依据,因为作物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其根系层埋藏的深度不同,一般情况下苗期根系较浅,中、后期根系才发育延伸到一定深度(其根系层一般不超40厘米)。所以浇
园林灌溉电话
浇地必须‘浇透’才行吗?答:农民浇地有一种偏见,即认为浇地必须‘浇透’才行。长期以来,水资源都是我国农业的经济命脉,也是整个国民经济以及人类生活的命脉。所谓的浇透指的是一次浇水后上部湿润土壤层必须与下部湿润土壤层相接。其实这并没有科学依据,因为作物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其根系层埋藏的深度不同,一般情况下苗期根系较浅,中、后期根系才发育延伸到一定深度(其根系层一般不超40厘米)。所以浇地时尤其是苗期根本不需要把地浇透。即使是生长旺盛时也没有必要一定把水浇透,只要满足作物根系层深度的储水要求即可。
福州雨顺灌溉工程有限公司滴灌是将压力水以滴状湿润土壤的一种对作物根部的技术。喷灌比地面灌可提高产量15%-25%,注水均匀度一般可达到80%-85%,水的有效利用率为80%以上,用水量比地面灌溉节省30%-50%。通常将毛管和器放在地面,也可以把主管和器埋入地面以下30-40cm,前者称为地表滴灌,后者称为地下滴灌,每个器的流量一般为1-12l/h。采用滴灌后,除了作物根部湿润,其它地方始终保持干燥,减少了地面蒸发,降低了因室内空气湿度所引发的病虫害。
地面灌溉是zui传统的灌溉方式,包括沟灌和畦灌等。将瓶埋入土中,瓶中加水,水则逐渐渗入周围土壤,直接湿润根系层。这种方式灌不均匀,蒸发量大,容易表层土壤的团粒结构,形成板层,影响土壤中好气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华维认为,这种方式是浇地而不是浇作物。但由于田间工程设施简单,不需要能源,目前仍然被广泛采用。 浇灌一般是用皮管或洒水车浇水,是目前园林养护、蔬菜苗木种植等领域使用zui多的灌溉方式。相对漫灌而言比较容易控制,但仍然具有费水、费人工、低效率等缺点。
畦灌 畦灌是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分割成一系列长方形小畦。相对漫灌而言比较容易控制,但仍然具有费水、费人工、低效率等缺点。时,将水引入畦田后,在畦田上形成一个很薄的水层,沿畦长方向移动,在流动的过程当中主要借重力作用去逐渐湿润土壤。沟灌 沟灌是在作物行间去开挖沟,水从输水沟进入沟后,在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借毛细管作用湿润土壤。和畦灌比较,其明显的优点是不会破坏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结构,不导致田面板结,能减少土壤蒸发损失,适用于宽行距的中耕作物。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