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据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国各类养老机构共有从业人员约55万人,其中养老护理员约30万人、技术人员约10万人(医师25701人、护士40440人、康复师9517人、心理咨询师5203人、社会工作者17016人)、工勤人员15万人。“智慧”只起了个头,不够系统化自2016年底提出发展智慧养老服务新业态、打通养老服务信息共
公办养老机构
注[1]:据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国各类养老机构共有从业人员约55万人,其中养老护理员约30万人、技术人员约10万人(医师25701人、护士40440人、康复师9517人、心理咨询师5203人、社会工作者17016人)、工勤人员15万人。“智慧”只起了个头,不够系统化自2016年底提出发展智慧养老服务新业态、打通养老服务信息共享渠道以来,3年过去,养老产业的信息化发展已是天翻地覆。
以信息平台+手机APP+微信小程序为组合的智慧养老管理系统已日渐成熟,颐讯成为其代表,占领了养老行业的半壁江山,·养护中心亦是采用了颐讯的系统。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虽然九龙坡区建立了医养联合体,但为了保证患者的个人信息安全,医院HIS系统并未与智慧养老系统打通接口,无法实现转诊即时化、信息化,需要电话联系。“信息孤岛”仍有待联接。而在产品和应用方面,院长坦言他们曾尝试引入智慧医养产品,但效果不好。例如老人床位的起床感应器,本用于提醒护理人员老人起床,并帮助老人下床,但精度还不够,有时候老人下床了护理人员都还没收到提醒。另外,原本想通过使用老人智能尿不湿,实现精细化、精准护理,但实际使用中仍遇到非常多的问题,感应器、感应条会受到各种原因阻扰。整体来说,目前智慧养老产品不够系统化,养老机构使用了反而还可能提升自己的运营成本。
位于北京昌平区的泰康之家燕园收费甚至达到20000元/月。由于养老院供给与老人实际需求的错位,城郊的养老院入住率大都很低。据上述蓝皮书数据,怀柔、延庆、门头沟和顺义入住率30%,朝阳等7个区入住率50%。成绯绯认为,入住率低,以致入不敷出是造成民办养老院经营困难的直接原因。由于供需错位、服务化水平不高、对市场需求缺乏科学预测等因素,2009年至2013年间,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床位平均使用率从78.8%逐年下降为69.4%。政策难以落实事实上,并非没有给予民办养老院以财政性支持。
2000年以来,便陆续出台了《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非盈利性的民办养老院不仅能拿到一次性的建设补贴,还有床位补贴,减免、水电优惠等各项政策。以北京市为例,2013年北京市就印发《关于加快本市养老机构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通知中给予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资金支持。并要求区(县)固定资产投资按1:1比例配套。然而从政策出台到政策落实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成绯绯认为:“有些地方政策落地有延迟,有些地方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落地。”其主要原因在于出台的政策与资金没有匹配。除了资金配套,在实际补贴申请中还会出现各种审批程序复杂、申请标准不明确等现象。这让养老院的不少运营者们“既非常郁闷又哭笑不得”。高风险的代价由于老人往往身体虚弱、疾病缠身,养老行业也被冠以高风险行业。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72万人,养老机构100余个,提供养老床位1.6万余张,养老压力相对较大。为此,自去年起,我市进一步规范养老机构设立前置审批事项,优化流程、简化手续,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提出2020年底公办养老机构中“公建民营”比例不60%,运营的养老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超过50%。“养老服务市场开放后,我市民办养老机构正在逐年增加。”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加快建成民办养老机构不断增加,“公建民营”改革亦在深入推进,通过引进有经验的企业和的服务团队参与运营管理,全市38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全部实行“公建民营”,有效覆盖全市18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管委会。
今年9月初,市社会福利院“公建民营”项目正式投入使用。据悉,市社会福利院作为“公建民营”项目改革试点,通过公开招标,成功引进民间资本成都晚霞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进行运营管理。“改建后的养老服务中心设有老年病区、护理技能培训中心,拥有的养老护理团队和具有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是集机构、社区、居家、康复、旅居养老为一体的综合型养老服务机构。”市社会福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的成功试点,既有和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对构建市级服务标准、培育养老服务人才、推动养老机构提质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