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麦芽酮糖醇产品特性
异麦芽酮糖醇产品特性:
1、消化吸收后不会引起血糖和人体胰岛素的上升,适合食用;
2、低热量,抑制脂肪堆积,适合、高、肥胖及害怕肥胖的人群食用;
3、提高精神集中力,舒缓紧张情绪;
4、不会引起蛀牙;
5、高耐受性,不易引起腹泻;
6、具有较合理的负溶解热,因此不会在品尝中出现不适的冰凉口感;
7
L-阿拉伯糖公司
异麦芽酮糖醇产品特性
异麦芽酮糖醇产品特性:
1、消化吸收后不会引起血糖和人体胰岛素的上升,适合食用;
2、低热量,抑制脂肪堆积,适合、高、肥胖及害怕肥胖的人群食用;
3、提高精神集中力,舒缓紧张情绪;
4、不会引起蛀牙;
5、高耐受性,不易引起腹泻;
6、具有较合理的负溶解热,因此不会在品尝中出现不适的冰凉口感;
7、甜味纯正天然,可与其它强力甜味剂(如甜蜜素、甜菊糖)配合使用,掩盖其它强力甜味剂的不良味道;
8、高稳定性,因此,使用异麦芽酮糖醇生产的产品具有更长的货架期;
9、非吸湿性,在25℃相对湿度为70%时,基本没有吸湿,便于储存和使用;
10、异麦芽酮糖醇是一种优良的双歧增殖因子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壳寡糖介绍
壳寡糖(CAS:148411-57-8)
产品介绍:
壳寡糖又叫壳聚寡糖、低聚壳聚糖,是将壳聚糖经特殊的生物酶技术(也有使用化学降解、微波降解技术的报道)降解得到的一种聚合度在2~20之间寡糖产品,分子量≤3200Da,是水溶性较好、功能作用大、生物活性高的低分子量产品。它具有壳聚糖所没有的较高溶解度,全溶于水,容易被生物体吸收利用等诸多的功能,其作用为壳聚糖的14倍。
壳寡糖是自然界中带正电荷阳离子碱性氨基低聚糖,是动物性纤维素。壳寡糖是由来源于虾蟹壳的壳聚糖降解成的带有氨基的小分子寡糖,是聚合度2-20的糖链。


赤藓糖醇是什么
赤藓糖醇,白色结晶,微甜,相对甜度0.65,有清凉感,发热量低,约为蔗糖发热量的十分之一。溶于水(37%,25℃)。因溶解度较低,易结晶。用于有机合成和生化研究。由小麦、玉米等淀粉经安全、适当的食用级嗜高渗酵母如丛梗孢酵母(Moniliella pllinis)、脂假丝酵母(Candida lipolytica)或类丝孢酵母(Tricho sporonoides megachilensis)在高浓度下(>450g/L)进行酶解发酵后,发酵醪液经加热杀菌并过滤然后经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炭和超滤纯化,结晶、洗涤并干燥而得。一般得率约50%。
白色结晶,微甜,相对甜度0.65。有清凉感。发热量低,约为蔗糖发热量的十分之一。溶于水(37%,25℃),因溶解度较低(与蔗糖相比),易结晶,适于需蔗糖口感的食品,如巧克力和餐桌糖等。不被酶所降解,只能透过(易被吸收)从血液中排至尿中排出,不参与糖代谢和血糖变化,故宜于患者食用。在结肠中不致发酵,可避免肠胃不适。不龋齿。熔点126℃。

新型甜味剂有哪些?
通常所说的甜味剂是指糖醇类甜味剂、非糖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3类。糖醇类甜味剂多由人工合成,糖醇类的甜度比蔗糖低,但有的和蔗糖相当。主要品种有: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木糖醇等。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木糖醇、山梨糖醇和麦芽糖醇。因为糖醇类甜味剂热值较低,而且和葡萄糖有不同的代谢过程,因而有某些特殊的用途。例如糖醇可通过非胰岛素机制进入果糖代谢途径,实验证明它不会引起血糖升高,所以是糖尿患者的理想甜味剂。非糖类甜味剂包括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一般甜度很高,用量,热值很小,有些又不参与代谢过程,常称为高甜度甜味剂,非营养性或低热值甜味剂,是甜味剂的重要品种。非糖天然甜味剂的主要产品有:甜菊糖、、酸二钠、酸三钠(钾)、竹芋甜素等。目前应用较多的是酸苷和甜菊苷。前者如酸二钠,甜度为蔗糖的200倍;后者纯甜度约为蔗糖的300倍,因其不被人体吸收,无热量,是适于、患者的甜味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