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运行注意的有哪些? 1. 燃烧不稳时投油,负压变正即退出油枪,能避免大正压冲击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炉膛负压变正即说明部分熄灭的煤粉被点燃,点燃部分熄灭煤粉产生的冲击力不会因停运油枪而降低,退油枪的后果是有可能再次发生灭火。 2.投汽压自动压力高,给粉机低转速停留,氧量高应避免灭火发生? 应先投油稳燃,然后解除汽压自动,根据情况提高运行给粉机转速并停运1~2台给粉机,必要时减少送风量,使氧量和汽压迅速恢复正常。下排给粉机转速≮800转/分。 3. 运行中短时处理给煤机故障,制粉系统应采取哪些防止锅炉灭火的措施? 关小排粉机入口档板,控制排粉机电流运行电流1~1.5A,全开在循环门,控制磨出口温度在80度左右运行,如燃烧难以稳定时可请示司炉停止该制粉系统运行。 4. 灭火后投投油点火前为何应减少送风,关闭小二次风? 灭火后炉膛温度低,过大的下二次风和过大的送风将使油枪的根部风过大,难以点燃油嘴,或使油的着火点后移,吹灭着火的油嘴,影响重新点火恢复。 5. 锅炉灭火后,何时通知减负荷?减负荷幅度和速度应如何控制? 灭火后当汽压开始下降时应立即通知减负荷。减负荷的速度和幅度不应使锅炉超压开排汽,应根据汽压和汽温下降幅度和灭火后点火恢复时间决定减负荷值。根据经验,一般220T/H炉正常灭火减负荷至20MW,400T/H炉正常灭火减负荷至40MW; 6. 低负荷运行时为何应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维持稍低的氧量运行? 低负荷运行时炉膛温度相对较低,煤粉气流的着火困难,燃烧稳定性相对较差,维持高氧量运行会进一步降低炉膛温度,降低炉膛内煤粉燃烧浓度,燃烧的抗干扰能力降低,导致灭火的发生。
防止空气预热器堵塞的操作控制策略? 低温腐蚀堵灰漏风是空预器遇到常见的问题。 低温腐蚀会造成空气预热器受热面金属的破损,空气漏进烟气中,腐蚀也会使受热面积灰影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传热效率;空预器积灰,使烟风道阻力加大,风机电耗增加,影响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防止低温腐蚀的措施 a)采用低氧燃烧。 SO2转化为SO3的量减小,烟下降,腐蚀速度减小,但是化学不完全燃烧和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会有所增加; b)控制炉膛燃烧温度水平,减少SO3的生成量。 c)定期吹灰,利于清除积灰,又利于防止低温腐蚀。 d)定期冲洗。如空预热器冷段积灰,可以用碱性水冲洗受热面清除积灰。冲洗后一般可以恢复至原先的排烟温度,而且腐蚀减轻。 e)避免和减少尾部受热面漏风。漏风会使受热面温度降低,腐蚀加速,特别是空气预热器漏风,漏风处温度大幅下降,导致严重的低温腐蚀。 空预热器的低温腐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燃料中的硫燃烧生成SO2,其中部分氧化形成SO3,使烟气的升高,当遇低温受热面时结露,并腐蚀金属。影响腐蚀速度的因素有:硫酸量、浓度和壁温。 预防低温腐蚀的措施是采用热风再循环,加装暖风器,采用耐腐蚀的材料,装设吹灰装置。对空气预热器本身,漏风率减小,空气侧漏向烟气侧的流量下降,流速降低,各易磨损件的寿命也延长,维修、维护工作量减少。
空气预热器怎样工作 空气预热器在工作时会缓慢的旋转,烟气会进入空预器的烟气侧后再被排出,而烟气中携带的热量会为空预器中的散热片所吸收,之后空预器缓慢旋转,散热片运动到空气侧,再将热量传递给进入锅炉前的空气。 空气预热器在锅炉中的应用多为三分仓式,附带有火警报警系统、间隙调整系统和变频控制系统。空气预热器的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运行安全,并能提高锅炉系统的热交换性能,因此在烟气锅炉系统中有很普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