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按照控制方式分类 [3] ①操作型机器人:能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多功能,有几个自由度,可固定或运动,用于相关自动化系统中。 [3] ②程控型机器人:按预先要求的顺序及条件,依次控制机器人的机械动作。 [3] ③示教再现型机器人:通过引导或其他方式,先教会机器人动作,输入工作程序,机器人则自动重复进行作业。 [3] ④数控型机器人:不必使机器人动作,通过数值、语言等对机器人进
机械手臂维修
(2)按照控制方式分类 [3] ①操作型机器人:能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多功能,有几个自由度,可固定或运动,用于相关自动化系统中。 [3] ②程控型机器人:按预先要求的顺序及条件,依次控制机器人的机械动作。 [3] ③示教再现型机器人:通过引导或其他方式,先教会机器人动作,输入工作程序,机器人则自动重复进行作业。 [3] ④数控型机器人:不必使机器人动作,通过数值、语言等对机器人进行示教,机器人根据示教后的信息进行作业。 [3] ⑤感觉控制型机器人:利用传感器获取的信息控制机器人的动作。”机器人(Robot)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

图1-1 直角坐标型机器人 [3] a.结构简单,直观,刚度高。多做成大型龙门式或框架式机器人。 [3] b. 3个关节的运动相互独立,没有耦合,运动学求解简单,不产生奇异状态。采用直线滚动导轨后,速度和定位精度高。 [3] c.工件的装卸、夹具的安装等受到立柱、横梁等构件的限制。 [3] d.容易编程和控制,控制方式与数控机床类似。 [3] e.导轨面防护比较困难。移动部件的惯量比较大,增加了驱动装置的尺寸和能量消耗,操作灵活性较差。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凯佩克(KarelCapek)发表了科幻剧本《罗萨姆的机器人》。

大多数机器人从总体上看是个开链机构,但其中可能包含有局部闭环机构。闭环机构可提高刚性,但限制了关节的活动范围,因而会使工作空间减小。 [3] (2)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3] 机器人精度包括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定位精度是指机器人手部实际到达位置与目标位置的差异。重复定位精度是指机器人重复定位其手部于同一目标位置的能力,可以用标准偏差这个统计量来表示。它是衡量一系列误差值的密集度,即重复度。其中,r是手臂的径向长度,θ是手臂绕水平轴的角位移,z是在垂直轴上的高度。[3]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