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传病害的防治误区
1.对病害诊断不清,胡乱用药。如白菜根肿病有一些农户误认为是线虫引起,而使用了线虫药剂防治。如青枯病与枯萎病的诊断不准,细菌病害误用了真菌药剂防治,造成没有对症下药,防治效果不好。
2.不注重前期的预防工作,病害发生时才开始用药。导致土传病害的发生不能很好得到防治,甚至造成作物减产、绝收。
如何避免土传病害的发生
土壤病毒病害治疗
土传病害的防治误区
1.对病害诊断不清,胡乱用药。如白菜根肿病有一些农户误认为是线虫引起,而使用了线虫药剂防治。如青枯病与枯萎病的诊断不准,细菌病害误用了真菌药剂防治,造成没有对症下药,防治效果不好。
2.不注重前期的预防工作,病害发生时才开始用药。导致土传病害的发生不能很好得到防治,甚至造成作物减产、绝收。
如何避免土传病害的发生
1、壤处理: 8月棚室休闲期,切碎稻、麦草桔秆1000-2000公斤/亩+消石灰100公斤/亩或15公斤尿素,有条件的地方适量加蓝天增肥王耕翻、做畦,灌足水,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同时封闭大棚,处理20天左右。
2、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或耐病的品种,可大大地减轻土传病害的危害程度。
3、轮作:是防治土传病害经济有效的措施,合理进行作物间的轮作,特别是水旱轮作,对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病害需要轮作的年限不一样,一定要掌握好轮作的时间才能有效。
4、改善栽培措施防病
1.深沟高畦栽培,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
2.合理密植,改善作物通风透光条件,降低地面湿度。
3.清洁田园,拔除病株。
4.避免偏施氨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作物抗病性。尽量增施有机肥。
5.叶面喷施代替根部追肥,作物生长期可结合施药喷施蓝天增效王2~ 3次。
6.嫁接防病,利用抗病砧木嫁接换根,可有效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

什么是土传病害?
说起土传病害,有些朋友用通俗的话讲就是能在土壤中传播的病害(虽然不太具体,但也有一定的道理),而从种植角度来分析,一些病原体生存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等到合适的时机,或者是具备一定条件后,开始危害作物的根部或茎部,导致根系吸收到的营养物质,向上传输受损,营养供应不足,导致植株枯萎死掉,而这些病原体包含了真菌、细菌、病毒以及线虫等。
土传病害的发生原因
1.品种不变 种植模式单一是土传病害流行的主要人为因素,由于连年种植一类作物,使相应的某些病菌得以连年繁殖,在土壤中大量积累,成为土壤微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群,侵入了其他微生物的生存空间,形成一家独大的形式,成为年年发病根源。如西瓜连作,枯萎病发生严重;草莓连作两年以上则死苗30%~50%。
2.肥药不当 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氮肥可刺激土传病菌中的镰刀菌、轮枝菌和丝核菌生长,从而加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灌根杀菌剂的大量使用在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也杀灭了其他有益微生物,使得土壤中的微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土壤微生物减少至几近空白,一旦外来病菌侵入,在缺乏其他微生物制衡的情况下极易繁殖二使病害爆发。
3.线虫侵害 土壤线虫与病害有密切关系。土壤线虫可造成植物根系的伤口,有利病菌侵染而使病害加重,往往线虫与真菌病害同时发生,如棉花枯萎病与土壤线虫密不可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