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氧仪
溶解在水体中的氧被称溶解氧。水体中的生物与好氧微生物,它们所赖以生存的氧气就是溶解氧。不同的微生物对溶解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好氧微生物需要供给充足的溶解氧,一般来说,溶解氧应维持在3mg/L为宜,不应2mg/L;兼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围在0.2-2.0mg/L之间;而厌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围在0.2mg/L以下。溶解氧(DO)表示什么
溶解氧(DO)表示水中氧的溶解量,单
溶氧仪价格
溶氧仪
溶解在水体中的氧被称溶解氧。水体中的生物与好氧微生物,它们所赖以生存的氧气就是溶解氧。不同的微生物对溶解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好氧微生物需要供给充足的溶解氧,一般来说,溶解氧应维持在3mg/L为宜,不应2mg/L;兼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围在0.2-2.0mg/L之间;而厌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围在0.2mg/L以下。溶解氧(DO)表示什么
溶解氧(DO)表示水中氧的溶解量,单位用mg/L表示。不同的生化处理方式对溶解氧的要求也不同,在兼氧生化过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在0.2-2.0mg/L之间,而在SBR好氧生化过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在2.0-8.0mg/L之间。因此,兼氧池操作时曝气量要小,曝气时间要短;而在SBR好氧池操作时,曝气量和曝气时间要大得多和长得多,而我们用的是接触氧化,溶解氧控制在2.0-4.0mg/L。
溶解氧是指水或任何其他液体中存在的游离,非复合氧的水平。 非复合氧或游离氧(O2)是未与任何其他元素结合的氧。 溶解的氧气是水中存在的游离O2分子。 水(H2O)中的键合氧分子存在于化合物中,不计入DO含量。 可以想象,游离氧分子溶解在水中的方式与盐或糖在搅拌时的溶解方式相同。
溶解氧通过空气或作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副产物进入水中。 氧气可以从空气中缓慢地从周围的大气扩散到整个水表面,也可以通过曝气混合。 浮游植物,藻类,海藻和其他水生植物也以光合作用的废料形式生产溶解氧。
满度校准
把溶解氧电极从溶液中取出,用水冲洗干净,用滤纸小心吸干薄膜表面的水分,并放入盛有蒸馏水容器(如三角烧瓶、高脚烧杯中)靠近水面的空气上或者放入空气中,但电极表面不能占上水滴,在仪器处于测量状态下,按模式键,仪器即进入模式选择状态,按上键或下键选择Full键模式状态;或仪器处于模式选择状态下,直接按上键或下键选择Full模式状态,按确定键仪器即进入满度校准功能状态。待读数稳定后按确定键,仪器退出Full状态,进入模式选择状态,满度校准结束。
当仪器处于满度校准时,在按下确定键之前,可以按测量键取消这一状态,进入测量状态。
溶氧仪使用中注意事项:
由于溶解氧电极信号阻抗较高(约20MΩ),溶解氧电极与转换器之间距离为50m;溶解氧电极不用时也应处于工作状态,可接在溶解氧转换器上。久置或重新再生(更换电解液或膜)的电极,在使用前应置于无氧环境极化1~2h;由于温度变化对电极膜的扩散和氧溶解度有较大影响,标定时需较长时间(约10min),以使温补电阻达到平衡;氧分压与该地区的海拔高度有关,仪表在使用前必须根据当地大气压进行补偿;测量溶液的含盐量高时,仪表标定时应使用含盐量相当的溶液;对于流通式测量方式,要求流过电极的流速为0.3m/s。
溶氧仪使用维护:定期对电极清洗、校验、再生。
(1)1~2 周应清洗一次电极,如果膜片上有污染物,会引起测量误差。清洗时应小心,注意不要损坏膜片。将电极放入清水中涮洗,如污物不能洗去,用软布或棉布小心擦洗。
(2)2~3 月应重新校验一次零点和量程。
(3)电极的再生大约1 年左右进行一次。当测量范围调整不过来,就需要对溶解氧电极再生。电极再生包括更换内部电解液、更换膜片、清洗银电极。如果观察银电极有氧化现象,可细砂纸抛光。
(4)在使用中如发现电极泄露,就必须更换电解液。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