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国使用的汽车用面漆,均以树脂、聚酯树脂为主,鉴于客车涂料特有的要求,国内外均采用聚氨酯汽车面漆。它兼有涂料和聚氨酯涂料各自的优点,是客车涂料的涂料品种。其特点如下:
(1)汽车用涂料的特点
a.耐候性优良,保光保色性好,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不易发生断链,分解或氧化等化学变化。漆膜不黄变,其颜色和光泽可以长期保持恒定;
b.树脂是无色透明,所以制得的清漆漆膜完
阴极电泳漆公司
目前各国使用的汽车用面漆,均以树脂、聚酯树脂为主,鉴于客车涂料特有的要求,国内外均采用聚氨酯汽车面漆。它兼有涂料和聚氨酯涂料各自的优点,是客车涂料的涂料品种。其特点如下:
(1)汽车用涂料的特点
a.耐候性优良,保光保色性好,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不易发生断链,分解或氧化等化学变化。漆膜不黄变,其颜色和光泽可以长期保持恒定;
b.树脂是无色透明,所以制得的清漆漆膜完全透明无色。制造浅色漆是色泽鲜艳,能制得纯白色漆膜;
c→.可制得中性涂料,与铝银浆、珠光颜料等无反应,因而能制得色泽非常鲜艳的金属闪光漆,且耐候性特别优异;
d.耐化学品性好,可耐一般的酸、碱、醇、和机油;
e.耐热性、耐寒性和耐温变性优良;
f.优良的机械性能和附着力,漆膜坚硬;
g.具有优良的抛光性能,能制得平整光滑、清晰光亮的漆膜外观。因而涂料是一种优良的装饰性涂料。
国外汽车用金属闪光漆几乎都采用树脂体系,美国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家汽车公司及其国外分公司所采用的汽车面漆也是以树脂为主。
(2)汽车用聚氨酯涂料的特点
a.硬度高,具有机械性和韧性;
b.兼有保护和装饰性;
c.漆膜附着力强,对多种物面均有优良的附着力;
d.漆膜具有弹性,而且可调;
e.漆膜具有优良的耐化学品性,耐酸碱性,能低温固化,节省能源;
f.光泽度高,耐候性好,漆膜耐温变性好,可与许多树脂混溶,制成各种改来哦,大幅度提高和改进涂料的性能。
综上所述,聚氨酯涂料正是综合了树脂涂料和聚氨酯涂料的各自优点,以满足汽车涂料的要求。
汽车底盘零件阴极电泳涂装工艺实例
对于汽车底盘零件, 一般采用阴极电泳涂装来提高其耐腐蚀性。国外汽车制造商对其要求很严格, 阴极电泳涂装的设备已比较成熟, 要达到, 关键在于工艺管理。笔者通过实践, 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涂装工艺方案, 供大家参考 。
工艺流程及参数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如下:
预备水洗、一次脱脂、二次脱脂、水洗1、水洗2、表面调整、磷化处理、水洗3、水洗4、酸洗、纯水洗、第二纯水洗、第三纯水洗、第四纯水洗、干燥、冷却、电泳涂装、回收 4联水洗、烘烤干燥
工艺参数管理:
预备水洗 :污染度 10 pt 以下 ;喷淋压力 0.3 ~0.6 kg/ cm2 ;
一次脱脂 :游离碱度 18 ~ 20 pt ;喷淋压力 0.8 ~1.4 kg/ cm2 ;温度 40 ~ 45 ℃;
二次脱脂 :游离碱度 18 ~ 20 pt ;喷淋压力 0.8 ~1.4 kg/ cm2 ;温度 40 ~ 45 ℃;
水洗 1 :喷淋压力 0.8 ~ 1.4 kg/ cm2 ;
水洗 2 :污染度 4 pt 以下 ;喷淋压力0.8 ~ 1.5 kg/cm2 ;
表面调整 :pH 值 8.5 ~ 9.5 ;喷淋压力 0.4 ~ 0.8kg/ cm2 ;
磷化处理:全酸度 22 ~ 24 pt ; 游离酸度 0.7~ 1.1 pt ;促进剂 2.5 ~3.5 pt ;温度 40 ~ 45 ℃;
水洗 3 :喷淋压力 0.8 ~ 1.2 kg/ cm2 ;
水洗 4 :污染度 0.2 pt 以下 ;电导率 150 ~ 300μS/ cm ;喷淋压力 0.8 ~ 1.4 kg/ cm2 ;
酸洗 :Cr6 +浓度 1.5 ~ 3.5 pt ;pH 值 3.5 ~5.0 ;喷淋压力 0.2 ~ 0.5 kg/ cm2 ;
纯水洗 :喷淋压力 0.4 ~ 0.8 kg/ cm2 ;
第二纯水洗 :喷淋压力 0.8 ~ 1.5 kg/ cm2 ;
第三纯水洗 :喷淋压力 0.4 ~ 0.8 kg/ cm2 ;电导率 30 μS/ cm 以下;
第四纯水洗 :电导率 2 μS/ cm 以下;
干燥温度 60 ~ 120 ℃;
冷却温度 30 ℃以下;
白车身车门铰链电泳流痕的解决方案
车身经过电泳后,因铰链安装面存在棱形凸起,铰链拧紧后侧围外板与铰链安装面不能完全贴合,零件间存在细小间隙,电泳液受毛细虹吸作用的影响,电泳过程中会有少量电泳液会进入外板与铰链的间隙,沥干工艺并不能消除这些残留的电泳液,电泳烘干时,电泳液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虹吸作用减弱,残留的电泳液流出间隙,在车身外板上形成电泳流痕。
解决方案
增加车身吹净工艺:电泳后一道纯水浸泡清洗后设有沥干工艺,但积存在细小间隙的液体因毛细虹吸作用很难沥出。使用高压空气对铰链安装面进行吹净,加快残留电泳液的沥出,消除或减少电泳液的残留量,增加车身吹净工艺能降低电泳流痕的发生率并减轻流痕程度。
提高铰链安装面平整度:铰链与侧围外板钣金安装面的平面度原要求为 0.3mm,铰链安装面是铸件表面,常有金属铸造过程中形成的凸起或凹坑,当凸起或凹坑程度较重时,导致铰链安装面与钣金不能完全贴合,形成间隙,进而导致电泳液在间隙处积存。通过提高铰链安装面的平面度要求,从 0.3mm 提升至 0.2mm,铰链安装面在铸造后增加打磨工艺,使安装面更为平整,实现铰链与侧围外板的紧密贴合,降低电泳液积存残留的可能性。通过试验发现,提高铰链安装面平整度的方法对解决电泳流痕非常有效,单车流痕个数从 5.5 下降到 0.5,减少 91%,铰链处的电泳流痕已基本消除。对比两种拟定工艺方法的试验结果,发现提高铰链安装面平整度的方法效果明显,可基本解决铰链区域电泳流痕的缺陷;与财务部门合作,核算两种工艺方法的成本,提高铰链安装面平整度的单车成本增加也少于高压空气吹净;工艺难度上,铰链安装面由供应商负责加工,并不增加主机厂加工深度,简便易行。从效果、成本、工艺难度上综合考虑,推荐使用提高铰链安装面平整度的工艺方法,解决铰链电泳流痕的问题。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