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它条件适当的情况下,经1~3个月可成功的培养出颗粒污泥;低温下培养颗粒污泥的研究较少,但有文献报道在使用颗粒污泥低温驯化后处理底浓度制药废水的实验中,COD的去处率达90%,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厌氧污泥活性是厌氧颗粒污泥为重要的一个指标,用厌氧污泥产活性表示,活性良好的厌氧污泥负荷可以达到0.3~0.5 KgCOD CH4 /(KgVSS.d)。由于钙化污泥密度大,容易沉积在厌氧反应器的底部。在
厌氧污泥厂家
在其它条件适当的情况下,经1~3个月可成功的培养出颗粒污泥;低温下培养颗粒污泥的研究较少,但有文献报道在使用颗粒污泥低温驯化后处理底浓度制药废水的实验中,COD的去处率达90%,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厌氧污泥活性是厌氧颗粒污泥为重要的一个指标,用厌氧污泥产活性表示,活性良好的厌氧污泥负荷可以达到0.3~0.5 KgCOD CH4 /(KgVSS.d)。由于钙化污泥密度大,容易沉积在厌氧反应器的底部。在颗粒污泥装车时,首先要排放掉厌氧反应器底部钙化的厌氧污泥,然后再装车,以保证污泥的。

废水中的厌氧处理主要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达到处理的目的,不同微生物的生长需要不同的温度范围。为了尽快实现污泥颗粒化,把水力负荷提高到0.6m3/㎡h时,可以冲走大部分的絮体污泥。一般来说,对接种污泥无特殊要求,但接种污泥的不同对形成颗粒污泥的快慢有直接影响。因此,保证污泥的沉降性能好、厌氧微生物种类丰富、活性高,对加快颗粒污泥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

沉降速度计算方法:在200ml的量筒中装满清水,测量液面高度为h,然后将少量的厌氧颗粒放在水面,记录污泥从液面沉降到筒底的平均时间为S,h/S即可得到沉降速度。颗粒度的测量方法:取约200~500ml的厌氧污泥,静置后排出上清液,记录体积为V1,然后像“淘米”一样,反复用清水将絮状污泥洗出,留下颗粒污泥,记录体积为V2,V2/V1就是颗粒度。因此,在启动初期,应采用较小的水力负荷(0.05-0.1m3/㎡ h)使絮体污泥能够相互粘结,向集团化生长,有利于形成颗粒污泥的初生体。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