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鸡”168元卖到断货,为什么你的散养土鸡做不到?
华龙网8月2日6时讯(通讯员 李达元)“不仅是烤烟产业,村里的核桃、反季节蔬菜、山羊养殖、土蜜蜂等产业也呈并驾齐驱良好发展态势,村民增收渠道多,自然收入就多。”近日,重庆市丰都县仙女湖镇野桃坝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第钟玉皓说。
野桃坝村曾经是丰都县95个贫困村之一,通过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结对帮扶,以及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如期
烟酒二维码溯源解决方案
京东“鸡”168元卖到断货,为什么你的散养土鸡做不到?
华龙网8月2日6时讯(通讯员 李达元)“不仅是烤烟产业,村里的核桃、反季节蔬菜、山羊养殖、土蜜蜂等产业也呈并驾齐驱良好发展态势,村民增收渠道多,自然收入就多。”近日,重庆市丰都县仙女湖镇野桃坝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第钟玉皓说。
野桃坝村曾经是丰都县95个贫困村之一,通过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结对帮扶,以及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如期实现了整村脱贫目标。如今,脱贫群众生产生活如何?
烤烟成为支柱产业
“我们村是全县早种植烤烟的村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土地承包到户就开始种植,迄今已快40年,期间,烤烟一直是村民增收支柱产业。”野桃坝村党支部周淑伦说。
烤烟经济效益明显,只要有过硬的技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就可以通过种植烤烟实现较高收入,过上好日子。驻村工作队也因此下大力气抓烤烟生产,对贫困群众从资金、技术、劳力等方面给予重点帮扶,并通过培育种植大户一点带面。
“近两三年来,我家种植烤烟时面积达到70亩,叶采收那段时间忙不过来,就按100元每天的工价雇请村里的剩余劳力帮忙。”烤烟种植大户唐传高说,即便是这样,扣除雇工等成本,纯收入也在20万元以上。
周淑伦介绍,烤烟生产鼎盛时期,村里种植烤烟的烟农有50多户,种植烤烟面积突破3000亩,可产叶9000余担,实现产值1300万余元。野桃坝也因此被称为“万担烤烟村”,是全县烤烟产业生产大村之一。烟农户均收入2.3万元。
笔者看到,目前,村里的烤烟长势喜人,一片片叶肥厚宽大,突然一阵风吹来,漫山遍野犹如绿色的海洋,给人一派丰收在望景象。
农产品溯源,目的是什么?
在食品安全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农产品溯源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农产品溯源,一扫农产品上的二维码就能上溯到其产地。那么,农产品溯源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企业:溯源是为“证真”
当前国内农业还不能做到数据全部自动化物联网采集,粗放式的种养殖或者部分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或者只有局部的自动化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场,于部分大棚而不是全部区域。而且牛羊养殖、水果种植、蔬菜大棚所对应的智慧技术和场景不同,如果不能规模化和产业化,就很难做到全部数据自动化采集。
因此,通过溯源“证真”需要农业的规模化,同时还需要通过技术和经济的手段解决溯源系统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溯源链上的各个节点为什么要配合上链?农民为什么配合来输入或者上传各种数据,而且还要加密?溯源二维码在流通环节中会不会有人因为利益冲突来仿造篡改?物流运输环节的人为什么要费事多做一步上链的动作?等等。
消费者:溯源是为重建信任
消费者已对农产品的、产地、残留等等信息失去了信任,因而,溯源是为了重建消费者的信任。所以,这是一个信任问题,不是为了溯源而溯源,而是要建立一套数字可信体系。
数字可信体系是假设节点都是真的,只需要进行“证伪”或者惩罚。这时候,“证伪”只需要抽样抽查或者接到消费者投诉时再进行检测。同时,可信资产进一步与人绑定,包括可信度、身份和声誉,来打造一个透明的可信性共识,而不是对应物理资产信用。
与人绑定,是每个参与产业链的人都会在数字可信体系里有一个节点和密钥,结合溯源的二维码或标识设备,进行终组合,形成动态的可信标识。
建立农产品的数字可信体系,溯源只是手段。我们需要从构建一个新的产业协同的生产关系入手,建立“溯源+数字可信”机制,打造一个有良性循环的经济生态。
农产品二维码追溯系统,即利用二维码来达到产品追根溯源目的的过程。

农产品二维码溯源的具体实现流程是:
1.通过使用二维码追溯系统平台,对农产品的具体产品信息进行编辑并生成二维码。
2.将生成的二维码通过印刷厂印刷在农产品的包装上面或者是二维码标签贴纸上。
3.农产品在市场或超市销售后,消费者可对所购买的有机农产品进行扫码追溯产品信息。 (比如农产品的产品信息,农产品的种植信息,农产品的使用信息,农产品是否符合质检部门以及销售商家的相关资料及资质信息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