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与壳管式换热器比较
重量轻。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0.4~0.8mm,壳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厚度为2.0--2.5mm,壳管式的壳体比扳式换热器的框架重得多,板式换热器一般只有壳管式重量的1/5左右。
价格低。采用相同材料,在相同换热面积下.板式换热器价格比壳管式约低40% ~60%。
制作方便。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板是采用冲压加工,标
螺旋板式换热器图片
板式换热器与壳管式换热器比较
重量轻。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0.4~0.8mm,壳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厚度为2.0--2.5mm,壳管式的壳体比扳式换热器的框架重得多,板式换热器一般只有壳管式重量的1/5左右。
价格低。采用相同材料,在相同换热面积下.板式换热器价格比壳管式约低40% ~60%。
制作方便。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板是采用冲压加工,标准化程度高,并可大批生产,壳管式换热器一般采用手工制作。
容易清洗。框架式板式换热器只要松动压紧螺挂,即可板开板柬,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在需要经常清洗设备的场合使用十分方便。
热损失小。板式换热器只有传热板的外壳板暴露在大气中,因此散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不需要保温措施。而壳管式换热器热损失大,则必需保温。
容量较小。是壳管式换热器的10% ~20%。
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大。由于传热面之间的间隙较小,传热面上有凹凸,因此比传统的光滑管的压力损失大。
不易结垢。由于内部水流湍急,不易结垢,其结垢系数仅为管式换热器的1/3~1/10。
板式换热器采用密封垫密封,工作压力一般不宜超过2.5MPa,介质温度应250~C以下,否则有可能泄漏。
由于板片间通道很窄,一般只有2—5mm,当换热介质含有较大颗粒或纤维物质时,容易堵塞。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备一定波浪纹样子的铜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式换热器。如果工作压力不高又特别要求阻力降低,则选用水平平直波纹板片较好一些。各种各样板片中间产生薄矩形框安全通道,根据板片开展发热量互换。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开展热交换器的理想化机器设备。它具备传热、热损害小、结构紧凑轻便、占地小、安裝清理便捷、运用普遍、使用期长等特性。
板式换热器基础构造及运作基本原理
板式换热器的形式关键有架构式(拆式式)和钎焊式两类,板片方式关键许多人字型波纹板、水准竖直波纹板和瘤形板片三种。
钎焊热交换器构造
关键构造
⒈板式换热器板片和板式换热器密封垫圈
⒉固定不动压紧板
⒊主题活动压紧板
⒋夹持地脚螺栓
⒌上导杆
⒍下导杆
⒎后立杆
板式换热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这是它的通风功能发挥作用了,它的通风方式有两种,以下是具体介绍。
1、鼓风式:空气先流经通风机后流入管束;操作费用较经济,产生的湍流对传热有利,使用较多。
2、引风式:空气先流经管束后流入通风机。气流分布均匀,有利于板式换热器机组的温度控制,噪声小,是发展的方向。
热流体出口温度主要靠调节通过管束的风量来控制,即调节板式换热器的叶片的倾角、通风机转速和百叶窗的开启程度等。对冬季易凝、易冻的流体,可采用热风循环或蒸汽加热的办法调节流体出口温度。
使用板式换热器时,这两种通风方式可以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来选择。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备一定波浪纹样子的铜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换热器。在暖通行业,垫片主要为橡胶制品,受温度、介质影响大,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受配方、组分的均匀度、硫化定型的条件影响很大。各种各样板片中间产生薄矩形框安全通道,根据板片开展发热量互换。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开展热交换器的理想化机器设备。它具备换热效高、热损害小、结构紧凑轻便、占地面积小、运用普遍、使用期长等特性。在同样工作压力损害状况下,其导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高3-5倍,占地面积为管式换热器的三分之一,热利用率可达到90%之上。
板式换热器的形式关键有架构式(拆式式)和纤焊式两类,板片方式关键有些人字型波纹板、水准竖直波纹板和瘤形板片三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