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北京房山区石楼镇襄驸马庄村弘科农场的大棚里瓜果飘香。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可以设定灌溉的起始时间、结束时间可自动进行灌溉。自2018年开始,这里就应用了由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和自主研发的两款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设备,实现了智能、精准灌溉施肥,不仅提高了作物产量和,而且实现了节水、节肥、省工。据了解,智能化是水肥一体化技术的“3.0”版本,是目前该领域的技术水准。
农业水肥一体化方案
金秋十月,北京房山区石楼镇襄驸马庄村弘科农场的大棚里瓜果飘香。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可以设定灌溉的起始时间、结束时间可自动进行灌溉。自2018年开始,这里就应用了由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和自主研发的两款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设备,实现了智能、精准灌溉施肥,不仅提高了作物产量和,而且实现了节水、节肥、省工。据了解,智能化是水肥一体化技术的“3.0”版本,是目前该领域的技术水准。如今,全市超过半数的规模化农业园区实现了智能化、精准化水肥灌溉,北京已迈入水肥一体化技术的“3.0”时代。
据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节水农业科农艺师孟范玉介绍,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北京水肥一体化技术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阶段是2000—2008年左右,将肥料溶化随水施用,实现了水肥一体化,但缺乏精准的灌溉施肥制度、灌溉系统、施肥设备和水溶肥料等;第二阶段是2009—2014年左右,灌溉施肥产品有了较大改进,如可调比例文丘里施肥器、全水溶滴灌肥等,开展了固定茬口设施蔬菜的灌溉施肥制度研究,但以人工操作和决策为主,缺乏智能的灌溉决策系统;第三阶段是2015年至今,水肥一体化技术朝着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该站目前已在昌平、顺义、房山等区陆续推广使用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累计推广应用近10万亩次。其中,化肥品种可选用过磷酸钙每亩20~25千克、硫酸钾每亩2。该技术主要应用于西甜瓜、草莓和番茄等高经济价值作物,节水、节肥效果明显,果实更好,推动了本市节水型农业和智慧型农业的发展。目前,北京在这方面处于国内水平。
其实对于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在很多大型的农作物种植基地试用,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本身的功能已经非常完善,目前已经可以实现通过手机端的对接,可以在手机上就能展示土壤温度、湿度、氮磷钾等要素的展现!用塑料桶来制作堆肥箱是适合的,塑料桶的容量一般是在60~120升左右,这样大的容量就可以很好的制作堆肥了。让您手机端就能实时控制相应的系统,包括灌溉系统打开和关闭,施肥系统的控制,让您随时随地都能了解自己的农作物生长环境,从而大大提高您的种植效率!
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应用,不但是节省种植者的负担,为种植者提供方便,水肥一体化系统很大程度也是节省灌溉用水,合理施肥设备,据了解窝工农业种植灌溉水资源利用率不到一半,每年农业灌溉方面浪费的水资源有一半以上,现在有了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可以有效保证灌溉方面的水资源利用率,大大减少的光改方面的水资源浪费情况,对于维持农业种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一定的意义,另外合理化施肥可以避免施肥过剩或者不足的情况,有效改善农作物的生活环境!”张庆荣介绍,现在施水溶肥,施肥的同时也是在浇水,通过滴灌把肥料和水直接精准注入到果树根部。从一-条定程度提高了农作物的和质量!
水肥一体化是一项综合技术,涉及到农田灌溉、作物栽培和土壤耕作等多方面,其主要技术要领须注意以下四方面:一、首先是建立一套滴灌系统。在设计方面,要根据地形、田块、单元、土壤质地、作物种植方式、水源特点等基本情况,设计管道系统的埋设深度、长度、灌区面积等。水肥一体化的方式可采用管道灌溉、喷灌、微喷灌、泵加压滴灌、重力滴灌、渗灌、小管出流等。特别忌用大水漫灌,这容易造成氮素损失,同时也降低水分利用率。二、施肥系统。在田间要设计为定量施肥,包括蓄水池和混肥池的位置、容量、出口、施肥管道、分配器阀门、水泵肥泵等。三、选择适宜肥料种类。可选液态或固态肥料,如氨水、尿素、硫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硫酸钾、、、硫酸镁等肥料;固态以粉状或小块状为,要求水溶性强,含杂质少,一般不应该用颗粒状复合肥(包括中外产品);如果用沼液或腐殖酸液肥,必须经过过漏,以免堵塞管道。四、灌溉施肥的操作。1.肥料溶解与混匀:施用液态肥料时不需要搅动或混合,一般固态肥料需要与水混合搅拌成液肥,必要时分离,避免出现沉淀等问题。2.施肥量控制:施肥时要掌握剂量,注入肥液的适宜浓度大约为灌溉流量的0.1%。焦广富介绍,由于他流转了全村2400多亩土地,所以种植成本非常高。例如灌溉流量为50m3/亩,注入肥液大约为50升/亩;过量施用可能会使作物致死以及环境污染。3.灌溉施肥的程序分3个阶段:阶段,选用不含肥的水湿润;第二阶段,施用肥料溶液灌溉;第三阶段,用不含肥的水清洗灌溉系统。总之,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的节本增效的实用技术,在有条件的农区只要前期的投资解决,又有技术力量支持,推广应用起来将成为助农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