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提高精细化制造水平。目前,建筑钢结构行业在“制造”方向上迈出了新步伐,但总体看,依旧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投入不足,表现为劳动力密集、追求低成本、低附加值、低层面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近几年,随着人口红利减弱和人力成本加大,低端制造业的优势将逐步失去,钢结构企业必须借助建筑工业化的契机,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提高钢结构的精细化制造水平
钢构设备厂家
坚持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提高精细化制造水平。目前,建筑钢结构行业在“制造”方向上迈出了新步伐,但总体看,依旧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投入不足,表现为劳动力密集、追求低成本、低附加值、低层面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近几年,随着人口红利减弱和人力成本加大,低端制造业的优势将逐步失去,钢结构企业必须借助建筑工业化的契机,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提高钢结构的精细化制造水平,完善施工系统集成技术,增强装配式施工管理能力,降低工程建造成本,形成企业自主技术和产品成果,占领技术制高点。
无锡通美公司
荷载
风荷载与荷载组成的结构水平荷载是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构内力与位移一般采用弹性方法计算,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除进行作用下的弹性阶段计算外,还应验算可能进入的弹塑阶段状态。风振验算时对于建筑主体结构部分顶部有小型突出建筑时,应计入鞭梢效应,特别是对于顶部有桅杆类的结构的应着重分析。
的钢结构企业多而散,竞争优势难以发挥。2014年,10家上市企业钢结构产量为367.72万吨、出口23.37万吨,占比分别为16.02%、13.98%。钢结构企业分散度高,低端产能过多,存在无序竞争现象,不利于行业整体的技术进步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对症下药降风险
钢结构化解“走出去”的风险与挑战,需要从四方面对症下药。
一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整合钢铁企业与钢结构企业资源,形成优势和特色。通过产业重组并购,淘汰能耗高、污染大、效率低的产业,调整产品结构,促进转型升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