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可以说是典型的“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通过堆肥法可作为有机肥料,通过分类分装,可以变废为宝。近日,江干区治废办联合笕桥街道在笕桥小学开启一轮垃圾分类新模式。
进入校园正是一年级学生午餐结束的时候,同学们正排队有序,将餐盘中的餐厨垃圾倒入班级门口的小桶中。那么,这些餐厨垃圾都被运往哪里了呢?
站:堆肥实验基地
在这里,泔水经过发酵
大型餐厨废弃物处理设备价格
厨余垃圾可以说是典型的“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通过堆肥法可作为有机肥料,通过分类分装,可以变废为宝。近日,江干区治废办联合笕桥街道在笕桥小学开启一轮垃圾分类新模式。
进入校园正是一年级学生午餐结束的时候,同学们正排队有序,将餐盘中的餐厨垃圾倒入班级门口的小桶中。那么,这些餐厨垃圾都被运往哪里了呢?
站:堆肥实验基地
在这里,泔水经过发酵做成化肥。可别小瞧这种肥料,据学校老师介绍,这是一种很好的土壤改良剂,可以为园地里的蔬菜、植物提供养份,有效促进植物生长,实施有机种植。
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垃圾分类环环相扣,全过程都离不开硬件设施设备的保障。福建省市坚持前端、中端、后端一起抓,努力构建完整闭环的全程生活垃圾分类体系。
市垃圾分类中心主任黄全能说,如果前端实现有效分类,运输和处理环节却出现“先分后混”“跑冒滴漏”“混装混运”等问题,会打击居民参与这项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导致垃圾分类前功尽弃。垃圾分类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设施,后端倒逼前端,夯实硬件保障,构建完整分类体系。前者产生自饭店、食堂等餐饮业的残羹剩饭,具有产生量大、来源多、分布广的特点,后者主要指居民日常烹调中废弃的下脚料和少量的残羹剩饭。
在投放环节,编制《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设备导则》,对小区、公共机构等生活垃圾投放点设置进行规范,各点责任人减少投放点,因地制宜设置分类桶、配套洗手池等人性化设施。
在运输环节,厨余垃圾一开始就采取“收集、桶车对接、公交化运输”的方式。其他垃圾正参照厨余垃圾转运方式推行直运,目前已完成60%,2020年实现直运。有害垃圾采用专车定期收运。
在处置环节,厨余垃圾正在运行的处理厂一座,日处理能力700吨;正在改造的处理厂一座,日处理能力600吨,预计2020年完成改造;2020年还将开工一座处理厂,日处理能力750吨;同时,市系统等单位正试点福建美天环保聚优境设备“微生物气化处理技术”,源头处理厨余垃圾。餐厨垃圾正在运行的处理厂一座,日处理能力500吨;将餐厨垃圾交由本未取得许可的单位、个人收集运输、处置或者未经许可从事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2020年将开工一座,日处理能力400吨。
住建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认为,这种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分散式好氧生物处理技术,适用于规模较小(每日不超过5吨)的分散就地处理设施,在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尝试。
“分散式就地处理的方式,对于垃圾量不是特别大的、运输不方便的地方来说,可以降低运输成本,解决湿垃圾易腐的问题。1食品安全隐患餐厨垃圾中含有的危害物质,借助各种渠道重新进入食物链回到人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大型单位食堂、大学城、乡村和一些条件合适的社区,可以尝试‘谁生产谁负责’的立即就地处理模式。”城市建设研究院环境三所所长张波认为,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模式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对于城市大规模集中收集、运输、处理厨余垃圾来,分散式处理可以作为一种有益的补充。
她认为,目前,我国许多城市考虑的是残处理及处理设备,这种模式处理能力较大、技术更加成熟,但大多城市还没有建成专门的厨余垃圾处理厂,在厨余垃圾收集量不大的阶段,多依托餐厨垃圾处理厂来暂时处理少量的厨余垃圾。通过调研,孙维代表也在建议中提出了优化餐厨垃圾处理的解决措施。而就地分散式处理模式,在农村地区、丘陵山地和交通条件不完善的地区,应该积极推广。也可以开启社区点,以推广“就地减量”“从个人做起,少产生垃圾”的环保理念。
“厨余垃圾被单独分出之后,处理的技术路线各个城市都在探索中,是从实践经验中寻找因地制宜的适合的方式。”宋薇说。
厨余垃圾在城市生活垃圾中占有很大比重,因其具有高水分、高油脂、高盐分以及易腐发臭、易生物降解等特点,不宜直接填埋和焚烧。由于垃圾减量速度快,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可以做到当场、当日处理完毕,避免了二次转运成本和污染风险,对环境也没有影响,我们曾经的‘老师’日本方面反而向我们发来订单,一下购买了27台设备。因此,对厨余垃圾进行单独的分类处置,以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微生物技术进行分散式就地处理,正成为探索垃圾处理的一种手段。在我省,有识之士也在积极探索。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