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性
特殊儿童首先是儿童,其次才是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事先计划好路线,和孩子讲好条件,放学后到哪里看电脑、看多少时间等。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都存在很多共性。台湾学者陈政见认为,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共性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①发展历程模式相似;②生理组织结构相似;③心理需求要素相似;④人格结构发展相似;⑤社会适应内容相似。
特殊
特殊教育学校咨询
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性
特殊儿童首先是儿童,其次才是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事先计划好路线,和孩子讲好条件,放学后到哪里看电脑、看多少时间等。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都存在很多共性。台湾学者陈政见认为,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共性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①发展历程模式相似;②生理组织结构相似;③心理需求要素相似;④人格结构发展相似;⑤社会适应内容相似。
特殊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身高、体重、体型、结构、机能等都在自然地生长变化。他们同样经历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等重要的发育阶段。在青春期,特殊儿童的身体也会发生急剧的变化,性成熟时性:别特征明显。
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基本上也是遵循由低级到高等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例如,盲童、聋童、天才儿童等的思维发展首先要经历感知运动阶段,然后发展至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后才达到形式运算阶段。
一直在强调夸孩子,很多父母在给孩子训练的时候用得很好,但千万别忘了,在生活里,也要夸孩子。生活与教育过程中,对特殊儿童应有很大的耐心,要及时安抚他们常常出现的不良情绪,帮助他们正确对待自己和同伴,对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进行赞扬。夸孩子是家长的学习任务,是家长需要建立的一个新行为。“夸奖”本身并不难,难就难在到底夸孩子什么。不少家长在这个结上卡了壳,于是“在日常生活里夸奖孩子”成了不可达成的任务。我们在日常生活里夸孩子,不应该只看到他们做得特别好特别棒的地方,而是要看他们做得对的地方——没有不适当的行为,就是一个好的行为。
残疾儿童比一般儿童更敏感,心灵更脆弱,他们渴望别人能尊重自己、保护自己、理解自己,所以家长作为亲的人,必须倾注更多的关爱。也有精神方面的,如学会某种技能,完成一件手工作品,将来找到一份工作等。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体贴、充满和谐的气氛,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耐心的与孩子沟通,从小培养残疾孩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优良。同时,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儿童有很重要的影响,大部分儿童会无意识地模仿父亲或母亲的行为,因此做家长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处处为孩子作出好的榜样,在残疾儿童的成长中,身体力行的去做,比一味的说教更能教化孩子、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特殊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更需要社会上的支持与肯定。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