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模座的发明现实原理
手套模座的发明现实原理如下:
将本模具安装在液压冲床上,上合模1安装在液压冲床的上工位上,下合模2安装在液压冲床的下工位上,工位后方设有液压机构。
启动开关,使上合模1与下合模2分离,承压台5上移至手形凸模4的zui高处,
随着上合模1进一步下移,承压台5受到向下的压力也随之下移,但两者之间的金属薄片A仍然保持夹固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金属薄片A向下方的手
双模手模座定制
手套模座的发明现实原理
手套模座的发明现实原理如下:
将本模具安装在液压冲床上,上合模1安装在液压冲床的上工位上,下合模2安装在液压冲床的下工位上,工位后方设有液压机构。
启动开关,使上合模1与下合模2分离,承压台5上移至手形凸模4的zui高处,
随着上合模1进一步下移,承压台5受到向下的压力也随之下移,但两者之间的金属薄片A仍然保持夹固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金属薄片A向下方的手形凸模4套压而去,当金属薄片A接触至由可独立上下位移的缓冲部6时,强大的压力将金属薄片A对应缓冲部6的部分抵在缓冲部6上,随着继续下移,金属薄片A对应缓冲部6的部分也传递着压力继续下移至缓冲部6至正常手指的位置。
使得该部分至手掌以及手腔部分之间的金属薄片A部分行套置延伸,并在上合模1手形凹模槽3的模槽内压模成形,这个过程不会使得对应缓冲部6部分的金属薄片的金属被过度的拉展变薄,之后再下压至手指时,上合模1上的手形凹模槽3可以将厚度差不多保留的该部分金属薄片再单独的压模延伸,这样就可以形成金属半模片B。
然后再启动开关,使得上合模1与下合模2分离,缓冲部6下方的聚氨酯弹性体10在受力逐渐减少的情况下,也慢慢恢复形状并使得缓冲部6向上位移恢复至原来的高度,而模具中间形成的金属半模片B此时可从模具中退出,然后对其进行去边处理得到半个手模C,再由镜像的模具冲压出另一半的手模,两个手模合并,边缘焊接再经打磨就可以得到手模模具D。
对于金属薄片,因为压制得到的是空心结构,所以材料不仅仅局限于铝合金,不锈钢、镀锌铁片、镀铜铁片等都可以适合,而且对于材料的厚度可以通过调节承压台5表面的倾斜面7的倾斜度来调节,而且倾斜面的辅助,可以不用减慢冲压速度。
在后期的模具中,还可以加入冲边功能,即在冲压成金属半模片B时,可以直接将金属半模片B上多余的边角从金属半模片B上冲断,可节省制作手套模具的工艺步骤,节省时间成本。
压铸铝合金手模克服的不足
压铸
铝合金手模
本手模克服了金属型重力铸造(传统手模)存在的以下不足:
1、手模内部膜砂无法清理干浄,内部存有覆膜砂砂子,影响浸渍质量
2、重力铸造缺陷较多:砂孔、夹砂、裂纹、组织疏松、气孔等;
3、表面粗糙、组织不均匀,特氟龙粘贴强度低,耐腐蚀性较差,使用寿命短;
4、运行重量较重,电动机动力能耗高;
5、拆卸、安装、搬运劳动强度大;
6、工序多,制作模芯、金加工(铣平面、钻孔)等工作量较大
7、壁厚厚薄不均,单只手模重量不一;
8、换热效果差,手模表面温度参差不齐
9、使用蒸汽、导热油、天燃气等热能消耗高;
10、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制造精度、安装精度低;
11、生产线运行不平稳,振动、抖动,且胶面不均衡。
怎样正确选择无粉丁腈手套
跟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高科技也在进步,无粉丁腈手套作为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用品避免了人体手部在生产操作过程中给产品造成的污染,对产量有一定的保障,解决了现代洁净无尘室中PVC手套和乳胶手套无法避免的污染问题。
怎样正确选择无粉丁腈手套?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无粉手套的特点:
1、弹力强,完全贴合手形,不易打滑,手指活动灵活,适合精细工作;
2、指尖部位呈半圆形,缓解作业时指尖产生的压力;
3、可循环再生无尘清洗合适,促进环保节约生产成本。
4、透气性强,适合长时间作业;
5、不易粘易尘埃,有效保障产品受到污染;

一次性丁晴手套材质和使用范围
一次性丁晴手套材质和使用范围
一次性手套是一种橡胶,由烯腈和丁二烯混合而成,手套是有机化合物的一种,气味特殊,遇见酸或碱分解。手套有分有粉和无粉两种,具有耐油、耐热、耐化学药品和机械性能等综合特性良好的橡胶材料,故其是应用于石油钻探、石油化工及汽车等苛刻动态环境中的传统橡胶材料,在这些苛刻使用环境中,橡胶制品的破坏主要是由机械疲劳和滞后生热引起的,因此,开发出具有高动态性能的胶乳复合材料对提高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