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石英玻璃的简单介绍
石英玻璃一般采用高纯度的硅砂为原料,通过熔融-淬灭方法(加热材料到熔化温度,然后冷却到玻璃的固态相)制得。
石英晶体的结构是:一个硅原子周围有4个氧原子,一个氧原子周围有2个硅原子,构成空间的网状结构,硅氧键的键长为0.162 nm,硅原子直径为0.117 nm,氧原子的直径为0.148 nm,原子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
光学玻
K9毛坯
光学石英玻璃的简单介绍
石英玻璃一般采用高纯度的硅砂为原料,通过熔融-淬灭方法(加热材料到熔化温度,然后冷却到玻璃的固态相)制得。
石英晶体的结构是:一个硅原子周围有4个氧原子,一个氧原子周围有2个硅原子,构成空间的网状结构,硅氧键的键长为0.162 nm,硅原子直径为0.117 nm,氧原子的直径为0.148 nm,原子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
光学玻璃的原料是什么呢?
光学玻璃是用高纯度硅、硼、钠、钾、锌、铅、镁、钙、钡等的氧化物按特定配方混合,在白金坩埚中高温融化,用超声波搅拌均匀,去气泡;然后经长时间缓慢地降温,以免玻璃块产生内应力。一般将化学洗剂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机l溶剂,主要是依据类似相溶的化学原理,对有机物如:黏结剂、保护性资料、磨边润滑油进行溶解。冷却后的玻璃块,必须经过光学仪器测量,检验纯度、透明度、均匀度、折射率和色散率是否合规格。合格的玻璃块经过加热锻压,成光学透镜毛胚。
由于稀土具有高的折射率,低的色散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生产光学玻璃,用于制造照相机、摄像机、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镜头。光学玻璃可用于制造光学仪器中的透镜、棱镜、反射镜及窗口等。由光学玻璃构成的部件是光学仪器中的关键性元件。
光学玻璃的光学玻璃滤光片在平时使用过程要注意的小细节:
1、如果手指不小心留下的酸性物质停留时间过久,则易与表面镀膜材料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变成的污点,因此要及时清洁光学玻璃滤光片的表面污渍。
2、如果表面有污点或者手指印,可以用无水乙醇或者类似功能溶剂进行擦拭。具体方法如下:手指戴上无尘指套,用无水乙醇浸湿毛巾,拖动浸湿乙醇的毛巾边缘,在光学玻璃滤光片表面朝单一方向移动。擦拭过程中尽可能用力轻些,太大的压力可能破坏光学玻璃滤光片表面。光学镜片具有高度的透明性、物理及化学性质高度均匀性及特定和精准的光学常数。使用溶剂的目的是溶解光学玻璃滤光片表面残留物中粘性附着物。但是值得提醒的是,任何清洗都可能会在微观水平上降低表面等级。
3、不要把光学玻璃滤光片都堆叠在一起,避免磨损。
光学玻璃镀膜常见的质量问题介绍及避免方法
掉膜
定义和说明:镀膜玻璃膜层表面出现的局部掉膜或脱膜现象。主要表现为局部的透光率增强或膜层完全脱落,脱膜形态一般是指点状、团状和片状的。可使用含10%的HF溶液浸泡,再用高纯水的清洗或者酒精进行处理。对掉膜现象,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我们都有严格的标准控制,一般来说,掉膜部位的直径大于2.5mm是不允许的。
产生原因:引起掉膜的原因较多,往往也较难界定,其主要原因有:
1、生产方面:因镀膜工艺的原因,在生产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针状的掉膜,也叫针0眼,是溅射镀膜工艺本身无法避免的。在光学冷加工中,光学玻镜片的清洗主要是指镜片抛光后剩余抛光液、黏结剂、保护性资料的清洗。另外,因镀膜原片本身或设备清洗的原因,也有可能造成掉膜,对此有相应的要求和规定,我们出厂的产品都是严格按此规定检验,合格后才出厂的。
2、运输掉膜:因玻璃开箱搬运后或切割完后,没有按要求在玻璃片与片之间垫任何衬垫物或垫得不满不平,致使玻璃之间直接接触,在搬运或运输过程中造成玻璃与玻璃膜面直接的相对摩擦而导致掉膜。它的熔化温度在1713℃以上,软化温度1580℃±10℃,退火温度1140±20℃石英玻璃能承受1000℃以上的高温,短时间可在1450℃高温下使用。这种掉膜一般为点状或团状的掉膜,可用手或检验设备感觉或检查到摩擦的痕迹。
3、腐蚀性掉膜:因玻璃膜面在切割堆放、施工使用或清洗中,因交叉施工或使用了不正确的方法,使得玻璃膜面接触到了酸碱或氧化性物质等,致使玻璃膜面被污染腐蚀而掉膜。这种掉膜一般能在掉膜面或现场找到腐蚀性物质残留的痕迹。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