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代欣糖是什么
伊代欣糖是异麦芽酮糖
白色结晶,无臭、味甜、甜度约为蔗糖的42%,甜味纯正,与蔗糖基本相同,无不良后味,熔点122~124℃,比旋光度〔α〕20D97.2°,耐酸,耐热,不易水解(20%溶液在pH2.0时100℃加热60min仍不分解,蔗糖在同样条件下可全部水解)热稳定性比蔗糖低,有还原法,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蔗糖低20℃时为38.4%,40℃时为78
异麦芽酮糖生产厂家
伊代欣糖是什么
伊代欣糖是异麦芽酮糖
白色结晶,无臭、味甜、甜度约为蔗糖的42%,甜味纯正,与蔗糖基本相同,无不良后味,熔点122~124℃,比旋光度〔α〕20D97.2°,耐酸,耐热,不易水解(20%溶液在pH2.0时100℃加热60min仍不分解,蔗糖在同样条件下可全部水解)热稳定性比蔗糖低,有还原法,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蔗糖低20℃时为38.4%,40℃时为78.2%,60℃为133.7%,其水溶液的黏度亦比同等浓度的蔗糖略低。本品在肠道内可被酶解,由机体吸收利用。对血糖值影响不大,不致龋齿。 用途 甜味剂
伊代欣糖是通过现代生物技术,从甘蔗当中提炼出来的,所以称之为蔗糖。但是这种蔗糖没有以前那种蔗糖的副作用,而且人可以用。

赤藓糖醇制备方法
制备方法编辑由小麦、玉米等淀粉经安全、适当的食用级嗜高渗酵母如丛梗孢酵母(Moniliella pllinis)、脂假丝酵母(Candida lipolytica)或类丝孢酵母(Tricho sporonoides megachilensis)在高浓度下(>450g/L)进行酶解发酵后,发酵醪液经加热杀菌并过滤然后经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炭和超滤纯化,结晶、洗涤并干燥而得。一般得率约50%。赤藓糖醇的生产可分为微生物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2种。微生物发酵法发酵法生产赤藓糖醇始于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均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大批量生产赤藓糖醇。生产赤藓糖醇的碳源有烷烃、单糖和双糖等,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和蔗糖都是生产赤藓糖醇的良好碳源,其中D-甘露糖的转化率,达31.5%。但是由于成本因素,主要以小麦或玉米等淀粉质原料,经酶降解生成葡萄糖,由耐酵母或其它菌株发酵生产,能生产赤藓糖醇的有假丝酵母属、球拟酵母属、毛孢子菌属、三角酵母属、毕赤酵母属等。赤藓糖醇发酵法工业化生产流程如下:淀粉—液化—糖化—葡萄糖一生产菌株发酵一过滤一色层分离一净化一浓缩一结晶一分离一干燥,后得到赤藓糖醇,平均收率约50%。研究表明,赤藓糖醇发酵法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渗透压的改变明显影响多元醇的生成,无机盐Mn2+、Cu2+能提高赤藓糖醇的产率,氧气、温度都对其产量有影响,与化学合成法相比,发酵法更具有生产优势。

异麦芽酮糖的物理特性
1异麦芽酮糖的消化和吸收异麦芽酮糖摄取不会被唾液、胃酸和胰液消化,一直到才被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吸收。因为异麦芽酮糖结构类似蔗糖,消化后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直接吸收代谢,因此没有任何食用安全问题。 [1] 2抑制脂肪累积作用根据研究报告,肥胖的机理是人体脂肪组脂中Lipoproteinlipase(LPL)被胰岛素,以致LPL迅速将中性脂肪吸入脂肪组织所引起。因为异麦芽酮糖被消化吸收后不会引起胰岛素的分泌,也就不会引起LPL活性的作用。所以异麦芽酮糖的存在使得油脂不容易被吸收至脂肪组织中。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