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术语和符号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
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是指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使用超过20年的压力容器。
4 通用要求
4.1 检验原则
以基于风险的检验为理念,根据不同工况,参照GB/T 30579-2014对压力容器损伤模式进行识别,重点识别与时间相关的损伤模式,开展风险评估,有针对性的开展超设
压力容器价格
3 术语和符号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
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是指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使用超过20年的压力容器。
4 通用要求
4.1 检验原则
以基于风险的检验为理念,根据不同工况,参照GB/T 30579-2014对压力容器损伤模式进行识别,重点识别与时间相关的损伤模式,开展风险评估,有针对性的开展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防止检验过度或检验不足等情况的发生。
对于无法进行定期检验的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建议停用;对于不能按期进行定期检验的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应参照TSG 21 第8.1.7.3款执行。
4.2 检验程序
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的一般程序,包括损伤机理识别、风险评估、检验方案制定、检验前的准备、检验实施、缺陷及问题的处理、检验结果汇总及评价、出具检验报告等。
4.3 检验机构及人员
检验机构应具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核准的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资质,并按核准的检验范围从事检验工作;检验人员应具有压力容器检验师资质,具备损伤模式识别、风险评估等能力,检验报告审核人员应具有RBI检验员资质或四年以上审核工作经验;检测人员应
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资质。检验机构应当对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负责。
6.3 材质劣化
6.3.1 球化
存在球化损伤模式的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应对材料进行硬度测量,若数值降低明显,应进行金相分析和强度试验(可选择微损试验或者取样试验,下同),判断其球化程度以及强度下降情况。
硬度测点部位及数量:
a)筒体每筒节母材不少于1点,每条焊缝及热影响区各不少于1点;
b)封头每块钢板不少于1点,每条焊缝及热影响区各不少于1点;
c)筒体超温部位内外部母材、焊缝、热影响区增加硬度测量点;
d)检测过程中注意硬度或降低的部位,对怀疑部位增加测点;
e)有材质裂化倾向压力容器,硬度测点数量应当增加;
f)优先在设备内表面测量,当无法进入设备内部时,可在设备外表面测量。
6.3.2 石墨化

应力腐蚀容器强制性要求
1. 设计文件中应当提出相应的耐腐蚀措施、试验方法及其他技术要求。[TSG
21-2016 p22 3.27]
2. 有应力腐蚀倾向的储存容器,其设计总图上应当注明腐蚀介质的限定含
量。[TSG 21-2016 p15 3.1.4.4.1(3)]
3. 铜制封头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下可能产生应力腐蚀开裂时,应当按照设计图
样和产品标准要求进行退火处理或者消除应力退火处理。[TSG 21-2016
p40 4.2.7.4.4]
4. 接管内径边角处应倒圆,圆角半径一般取 min{δ nt /4,19mm}。[GB/T
150.3-2011 p291 D.3.1]
5. 容器焊缝表面不得有咬边。[GB/T 150.4-2011 p329 7.3.4]
6. 焊后热处理后进行任何焊接返修,应对返修部位重新热处理。[GB/T
150.4-2011 p329 7.4.3]
7. 钢板冷成形受压元件,若变形率超过 p330 表 4 的范围,应于成形后进行
恢复材料性能热处理。[GB/T 1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