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利用产值将达7万亿元不过,“固体废物”实际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它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部门行业中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有预测,到2030年,我国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利用产值规模将达7万亿元,带动约400
工业固废收集
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利用产值将达7万亿元
不过,“固体废物”实际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它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部门行业中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有预测,到2030年,我国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利用产值规模将达7万亿元,带动约4000万个就业岗位。因此,提倡资源的社会再循环,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增加社会与经济效益,减少废物处置的数量,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明确工程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

固废法和污染防治技术标准
固废法和污染防治技术标准内容简介:原《固废法》1996年4月1日实施,共77条。新《固废法》2005年4月1日实施,共91条,与原《固废法》相比,内容增加了:(1)将限期治理决定权明确赋予,(2)引入了生产者责任制,落实污染者责任,扩大了生产者的责任范围,(3)建立了强制回收制度;(4)明确提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原则;(5)农村固体废物防治纳入法律规制范围,关注保护与改善农村环境;答:建筑垃圾产生量大、消纳任务重,固废法加大推进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力度,增加以下规定:一是要求加强建筑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建立分类处理制度,制定包括源头减量、分类处理、消纳设施和场所布局及建设等在内的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6)完善管理措施,严格防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7)加强固体废物进口分类管理。

打造危险废物闭环式管理体系
近年来,固体废物跨界倾倒事件屡禁不止,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威胁和影响。随着各种管理工具和信息化手段的推广运用,区域危废监管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防范机制,打造危险废物闭环式管理体系。,强化源头把控,将危废增量压下来。应理念,将危险废物纳入区域排污许可制度统筹管理。在审核新污染源危废总量指标时,应控制新增量,减少产生量,倒逼源头减量化和资源化。在审核老污染源许可证申请材料时,由生态环境部门和监测部门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和各类特殊状况,共同参与讨论企业的危废总量指标。亮点八:明确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xtendedProducerRespibility,简称EPR),是指将生产者对其产品所承担的环境责任从生产环节延伸到产品设计、流通消费、回收利用、废物处置等全生命周期的制度。在排污许可证证后监管系统上,建立完善排污企业档案,集成排污单位的执行报告、监测数据和监管记录,使许可证管理的目标更加明确。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