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生产加工、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在饲料中用量很少但作用显著。饲料添加剂是现代饲料工业必然使用的原料,对强化基础饲料营养价值,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保证动物健康,节省饲料成本,改善畜产品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铜还有剌激生长和类似的药理作用,尤其对生长猪。目前世界广泛使用每公斤日粮100 ̄200mg铜作为剌激猪生长有的效剂量。
饲料中
饲料添加剂公司
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生产加工、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在饲料中用量很少但作用显著。饲料添加剂是现代饲料工业必然使用的原料,对强化基础饲料营养价值,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保证动物健康,节省饲料成本,改善畜产品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铜还有剌激生长和类似的药理作用,尤其对生长猪。目前世界广泛使用每公斤日粮100 ̄200mg铜作为剌激猪生长有的效剂量。
饲料中铜过多,引起的多为慢性的蓄积性。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功能为调节钙、磷代谢,特别是促进肠对钙、磷的吸收。当中蓄积到临界水平时,大量铜转入血液,使红细胞溶解,发生血红和,并使组织坏死,甚至导致。母鸡体内不易蓄积铜,猪对铜也有较高的耐受性。一般认为,每公斤日粮中铜安全含量的上限:鸡为300mg,猪为250mg。猪的剂量为500mg/kg日粮,但与日粮中其服元素含量有关。如果铁、锌不足,长期使用250mg/kg的含铜饲料,也有发生的可能,故在使用高剂量铜时,必须增加日粮中铁、锌的添加量。据研究,每公斤日粮含130mg的锌、150mg的铁即可抵消250mg铜的危险。饲喂高铜日粮中超过20mg左右就可能对之有不良影响。
铜的补充物多为硫酸铜、氧化铜、碳酸铜等。
锰是精氨酸酶、脯氨酸肽酶、酸羧化酶、核糖核酸多聚酶、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等的组成成分,并能许多酶,包括某些激酶、水解酶、脱羧酶和转移酶类等,通过这些酶,锰参与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脂类、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对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骨骼的正常生长和结构,造血、神经等都有重要的影响。缺锰主要表现为生长受阻、骨骼畸形、生殖机能紊乱、新生动物运动失调以及脂类、碳水化合物代谢缺陷。动物正常生理活动所需铜量很低,如猪、禽所需量每公斤日粮中仅5--8mg。犊牛缺锰时,组织、腕关节肿大;繁殖母牛发情延迟,受胎率低,,产弱子,儿畸形,生长缓慢等。家禽易发生缺锰“溜腱症”,种蛋孵化率下降,鸡胚营养障碍。猪缺锰时生长受阻,跛行,飞关节肿大,腿弯而短,繁殖母猪发情周期紊乱,发育不良,影响泌乳,胎儿存活率降低、新生仔弱、运动失调。我国饲料中糠麸类含有较丰富的锰,每公斤含123 ̄211mg(87%干物质基础),甘薯叶粉、桉树叶粉也含有丰富的锰(〉100mg/kg)。日粮及许多生理因素影响动物对的利用。许多研究表明,日粮中纤维素、植酸、单宁阻碍的吸收;钙、磷水平过高加重锰的缺乏症,锰与铁在体内也有拮抗作用;大豆蛋白会降低锰的作用;有些研究表明鸡球虫时,锰的吸收增加,但机制不明;某些(如维吉尼)和有机配位体(如EDTA、蛋氨酸)可促进锰的吸收;动物对锰的利用随年龄的增长有降低趋势。过量的锰虽能产生毒性反应,但锰对哺乳动物和鸟类来说,通过是毒性小的元素之一。高剂量的锰对钙、磷、铁、钴的利用有拮抗作用。
硒是多年来一直认为硒是一种毒性元素,至1957年,才认识到它是动物的必需元素。缺锰主要表现为生长受阻、骨骼畸形、生殖机能紊乱、新生动物运动失调以及脂类、碳水化合物代谢缺陷。在动物日粮中含0.1mg/kg对动物有利,而5 ̄8mg/kg则有害。硒是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分,此酶可分解细胞内过氧化物,防止对细胞膜脂的氧化破坏反应,保护生物膜免遭损害。硒能加强维生素E的作用,二者在这一生理功能上有协同作用。在饲料中补加维生素E可以减轻缺硒症状,或推迟时间,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病因。缺硒时,动物体内细胞抗过氧化物毒降低,细胞被过氧化物破坏,出现水肿、出血,渗出性素质,肝细胞坏死,肌肉不正常,心肌变性。表现为白肌病,生理机能紊乱,生长受阻,猪和兔还表现为肝坏死,雏鸡为渗出性素质病。
植物中的硒与土壤含硒含量有直接关系。“六五”期间,我国已完成饲料牧草中硒含理分布图。黑龙江、陕西等省有缺硒地带,这些地区的、白肌病、大关节病均与缺硒有关。陕西省紫阳县、湖北省恩施县的部分地区为高硒地区,常见有猪硒病。严重的甚至。
硒是有毒元素,鸡饲料中硒含量超过5mg/kg,会使蛋的孵化率降低,胚胎异常;奶牛饲料中含硒5mg/kg,肉牛8.5mg/kg,猪5 ̄8mg/kg,羊10 ̄20mg/kg均可引起。烟酸和烟酰胺总称为维生素PP或抗癞皮病维生素,是较稳定的维生素之一,不易被热、氧、光、碱、酸破坏。制剂可减轻猪的硒。禾谷类籽实饲料含硒量较低,且变化范围大。一般豆科牧草和禾本科草含硒较丰富。我国鱼粉含硒丰富。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