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混凝土密度小,常用泡沫混凝土的密度等级为300—1200kg/m3,相当于普通混凝土的1/5—1/10.抗压强度大于0.25Mpa,可根据建筑物设计要求生产出不同强度的泡沫混凝土产品。在建筑物的内外墙体、层面、露面、立柱等建筑结构中采用该种材料,一般可使建筑物自重降低25%左右,有些可达结构物总重的30%-40%。近年来,密度为 160 kg/m3的超轻泡沫混凝土也在建筑工程中获得了应用。
泡沫混凝土施工
泡沫混凝土密度小,常用泡沫混凝土的密度等级为300—1200kg/m3,相当于普通混凝土的1/5—1/10.抗压强度大于0.25Mpa,可根据建筑物设计要求生产出不同强度的泡沫混凝土产品。在建筑物的内外墙体、层面、露面、立柱等建筑结构中采用该种材料,一般可使建筑物自重降低25%左右,有些可达结构物总重的30%-40%。近年来,密度为 160 kg/m3的超轻泡沫混凝土也在建筑工程中获得了应用。由于泡沫混凝土的密度小,可显著降低建筑物自重,提高构建的承载能力,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采用泡沫混凝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胶凝材料是泡沫混凝土不可缺少的主要原料之一,起粘结作用,根据用途胶凝材料可选用硅钙质材料、菱镁材料、石膏材料,其中硅酸盐水泥是泡沫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不同标号的水泥凝结强度和凝结时间不同,即使同标号的水泥,由于生产厂家不同,其组成也有差异,因此原则上讲,对同一种胶凝材料,在小试的基础上才能大规模施工。
它与广义发泡剂的区别就是其应用价值,体现其应用价值的是其优异性能。其优异性能体现在发泡能力特别强、单位体积产泡量大、泡沫非常稳定、可长时间不消泡、泡沫细腻、使用介质的兼容性好等。狭义发泡剂就是工业实际应用的发泡剂,一般人们常说的发泡剂就是这类狭义发泡剂。只有狭义发泡剂才有研究和开发价值。如泡沫混凝土发泡剂属于狭义发泡剂。发泡剂大约可以起源于橡胶工业时期,大约1840年左右,汉考克申请了关于发泡剂的,制得开孔的橡胶海绵产品。发泡剂的出现,带动了发泡制品的高速发展。发泡制品有隔热、隔音、绝缘、质量轻、密度小、弹性强、可压缩等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