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棉花发展标准BCI的新版本
《良好棉花供应链监管原则》的新版本.3版在2018年5月1日发布,与2018年8月1日执行。
《良好棉花供应链监管原则》.3版比.2版内容的更新和明确。
主要修订的内容:1.明确对执行合作伙伴的要求。
2.修订对轧花厂关于籽棉购买记录、籽棉采购流程记录以及控制籽棉中间商的要求。
3.明确良好棉花平台
箱包BCI认证收费
良好棉花发展标准BCI的新版本
《良好棉花供应链监管原则》的新版本.3版在2018年5月1日发布,与2018年8月1日执行。
《良好棉花供应链监管原则》.3版比.2版内容的更新和明确。
主要修订的内容:1.明确对执行合作伙伴的要求。
2.修订对轧花厂关于籽棉购买记录、籽棉采购流程记录以及控制籽棉中间商的要求。
3.明确良好棉花平台(简称BCP,旧称良好棉花追溯系统BCT)数据录入的DA时限。
4.增加了BCP平台交易申报必须填写交易参考号的要求。
5.将所有参与良好棉花制品买卖的供应链环节强制使用BCP的时间延长至2020年1月1日。
6.明确良好棉花供应链审计的相关要求,包括非现场审核要求提供的证明文件、不合规操作以及对不合规的处罚。
以上就是.3版《良好棉花供应链监管原则》的主要修订内容啦。
良好棉花发展标准BCI的生产原则有哪些
良好棉花发展标准BCI的六个生产原则
一、生产良好棉花的棉农会用水与保护水资源
1.1采取优化用水的水资源管理实践。
1.2采用管理措施确保取水时不对地下和地表水体造成不良影响。
二、生产良好棉花的棉农重视土壤健康
2.1采用土壤管理措施,维护土壤结构并加强土壤肥力。
2.2肥料的使用必须基于作物及土壤的实际需要,且须把握好时间、施肥方式,及施肥量。
2.3采用管理实践,减少土壤受到侵蚀,进而减少水土流失和保护河道、饮用水源和其它水体不受流出农场的水土污染。
三、生产良好棉花的棉农会保护自然栖息地
3.1采用措施提升农场与农场周边的生物多样性。
3.2棉花种植土地的使用与转换应体现农业用地相关的法律法规。
四、生产良好棉花的棉农关心和保护纤维
4.1采取管理措施优化纤维。
4.2以的杂质含量、少的污染和损坏对籽棉进行采摘、管理和存放。
为什么要推行良好棉花BCI规范?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棉花生产主要有三大问题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棉花生产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了,”杜珉这样告诉记者,“我国农业生产方面的国情是人多地少,以追求产量为主,在追求产量的同时,必然会忽视对环境的保护。”
棉花的可持续生产主要面临三大方面的问题:是化肥的过度使用,为了追求产量,一些地区会对土地过度施肥;第二是的过度使用,由于棉花生长期很长,四月播种十月收获,其中六到八月是生产旺季,但天气炎热,病虫害高发,天热时劳动者的汗毛孔打开,如果喷雾含有毒性,会导致劳动者伤害。我国90年代后期引进基因抗虫棉,喷药频率降低,但与其他作物相比,棉花的喷药频率仍然偏高;第三是劳动力的素质弱化,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从事棉花生产的劳动力普遍素质偏低,平均年龄偏大。根据2013年的调研发现,棉花种植劳动力平均年龄在53岁左右,他们教育程度低,大部分学历在初中以下。由于知识的匮乏,劳动者们无法意识到喷洒对环境的危害,就会过度使用。
除了这三大问题,还要其他一些影响棉花可持续生产的因素,比如水资源的短缺,这一点在新疆尤其严重,由于大量开垦荒地和湿地,致使地下水资源过度耗费。比如长期缺乏对劳动力的保护,部分劳动力在喷洒时不知道要穿防护服保护。还有农田白色污染问题,田地中经常铺陈用来保温保湿的地膜,农民缺乏环保意识,使用完地膜后直接废弃在农田,由于地膜不可降解,对农田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近两年积极开展活动,比如测土配方来制定施肥标准,对病虫害统防统治,防止过量。另外国际上判断棉花质量还有一项重要标准是整齐一致性,但我国棉花生产者出于对产量的追求,棉花品种多乱杂的问题严重,致使我国棉花质量难以根本改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