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散型控制系统(DCS)系统结构
集散型控制系统釆用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设计,由集中管理部分、分散控制检测部分和通信部分组成。
集中管理部分包括管理计算机、工程师站、操作站。管理计算机用于系统的信息管理和优化控制,工程师站用于组态和维护,操作站用于监视和操作。
分散控制监测部分包括控制站、监测站或现场控制站,用于控制和监测。
通信部分连接系统各个分布部分,完成
控制系统生产厂家
集散型控制系统(DCS)系统结构
集散型控制系统釆用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设计,由集中管理部分、分散控制检测部分和通信部分组成。
集中管理部分包括管理计算机、工程师站、操作站。管理计算机用于系统的信息管理和优化控制,工程师站用于组态和维护,操作站用于监视和操作。
分散控制监测部分包括控制站、监测站或现场控制站,用于控制和监测。
通信部分连接系统各个分布部分,完成数据、指令及其他信息的传递
出现问题
DCS操作界面数据不刷新(正常情况数据每秒刷新一次),手自动切换无法操作等情况,应联系仪表进行维护。同时立即到现场操作。 出现变送器故障,自动控制过程应立即切回手动。出现阀门等执行机构故障现象,应改为现场操作。 出现系统卡件故障时应把相应控制回路切回手动,并更换故障卡件,检查确认故障消除后方可再次投入自动。 DCS系统出现异常断电,应改为现场操作。重新上电后,要求工程师检查系统情况,检查回路参数等系统数据是否正常,确认各调节阀的开度。

操作员站软件管理
1. 严禁使用非正版Windows软件;2. 操作人员严禁退出实时监控;3. 操作人员严禁任意修改计算机系统的配置设置,严禁任意增加、删除或移动硬盘上的文件和目录;4. 系统维护人员应谨慎使用外来软盘或光盘等,防止病毒侵入;5. 严禁在实时监控操作平台进行不必要的多任务操作;6. 系统维护人员应做好控制子目录文件的备份,各自控回路的 PID 参数,调节器正反作用等系统数据记录工作;7. 系统维护人员对系统参数作出必要修改后,应及时做好记录工作。

DCS通常采用分级递阶结构,每一级由若干子系统组成,每一个子系统实现若干特定的有限目标,形成金字塔结构。可靠性是DCS发展的生命,要保证DCS的高可靠性主要有三种措施:一是广泛应用高可靠性的硬件设备和生产工艺;二是广泛采用冗余技术;三是在软件设计上广泛实现系统的容错技术、故障自诊断和自动处理技术等。当今大多数集散控制系统的MTBF可达几万甚至几十万小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