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制度:氮磷钾比例、总施肥量及底肥、追肥的比例,应根据地块的肥力水平、种植作物的需肥规律及目标产量,确定合理的微灌施肥制度。由于微灌施肥技术和传统施肥技术存在显著的差别,微灌施肥的用肥量为常规施肥的50%~60%。整地前施入底肥,追肥次数和数量则按照不同作物生长期的需肥特性而确定,这样实施微灌施肥技术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40%~50%。
水肥一体化狭义来讲,就是通过灌溉系统
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
施肥制度:氮磷钾比例、总施肥量及底肥、追肥的比例,应根据地块的肥力水平、种植作物的需肥规律及目标产量,确定合理的微灌施肥制度。由于微灌施肥技术和传统施肥技术存在显著的差别,微灌施肥的用肥量为常规施肥的50%~60%。整地前施入底肥,追肥次数和数量则按照不同作物生长期的需肥特性而确定,这样实施微灌施肥技术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40%~50%。

水肥一体化狭义来讲,就是通过灌溉系统施肥,作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通常与灌溉同时进行的施肥,是在压力作用下,将肥料溶液注入灌溉输水管道而实现的。广义讲,就是把肥料溶解后施用,包含淋施、浇施、喷施、管道施用等。
水肥一体化适用范围该项技术适宜于有井、水库、蓄水池等固定水源,且水质好、符合微灌要求,并已建设或有条件建设微灌设施的区域推广应用。主要适用于设施农业栽培、果园栽培和棉花等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以及经济效益较好的其他作物。
水肥一体化未来发展前景水肥一体化的灌溉用水时,要坚持依法管水和科学调度,打击偷水、抢水等行为。维护用水秩序和合法用水权利,为灌区创造良好的环境。近年来,水肥一体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满足了农业在关键需水期的用水,提高了用水效率,扩大了用水的市场,实现了节水增产的双赢。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浇水和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具有省肥节水、省工省力、省时省电、增产的特点。相比传统的大水漫灌,可以节水30%以上,省肥30%-50%,人工成本降低70%左右,水和肥料利用率可达90%以上,推广应用,将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水肥一体化的几种技术模式:
水肥一体化技术就是通过灌溉系统给作物施肥浇水,作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是迄今为止农业生产为节水节肥的技术之一。
水肥一体化怎样实现节水节肥?
作物吸收营养可以用两张“嘴巴”来完成,一是根系,二是叶片。根是“大嘴巴”,叶片是“小嘴巴”。大量的营养元素是通过根系吸收的。
叶面喷肥只能起到补充作用。施到土壤中的肥料怎样才能被送到作物的“嘴巴”里呢?那就是肥料必须溶解后才能被送到作物的“嘴巴”里,不溶解的肥料作物是“吃不到”的,等于白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