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浙江三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严格来说,我国玻璃钢/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的研制始于8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的相关车型部件的国产化上。如1984年,中美合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XJ系列切诺基吉普车,有SMC后举升门总成和GOP, GMT座椅骨架等;1985年南汽引进的依维柯S系列商务车,有SMC保险杠、手糊/RTM顶盖等:1988年一汽引进
玻璃钢火车部件厂家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浙江三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严格来说,我国玻璃钢/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的研制始于8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的相关车型部件的国产化上。如1984年,中美合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XJ系列切诺基吉普车,有SMC后举升门总成和GOP, GMT座椅骨架等;1985年南汽引进的依维柯S系列商务车,有SMC保险杠、手糊/RTM顶盖等:1988年一汽引进德国大众公司奥迪100中级轿车技术,有SMC后保险杠背衬、右侧烟道隔离板、行李箱和备轮仓等;东风汽车公司利用引进日产技术开发的8t平头柴油车系列车型于1991年投产,有SMC轮罩和前围板等;90年代初原重汽集团引进的斯太尔重卡系列,有SMC面罩、FRP遮阳罩和导流罩等。此外在一些国产车型的改进和更新过程中,也加大了玻璃钢/复合材料在相关部件开发中应用力度,如在1991年开始,在BJ212吉普车中使用了SMC电瓶托盘;在CA141货车发动机部件中使用SMC或BMC生产挺杆室盖板、机油滤清器外罩、通风阀总成等;汽车大包围部件:在福田冲浪、长城塞弗、江铃陆风等SUV车均采用手糊工艺生产大包围部件,包括轮眉、踏步杠、侧围等。在轻骑摩托车中采用了FRP挡泥板和头盔,在南方摩托车中采用了SMC机油泵盖总成等。
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一些涉足汽车零部件较早的玻璃钢/复合材料厂家通过汽车技术引进的辐射效应,积极采用“引进一消化一改进”模式,开发新材料新技术。密切与汽车主机厂的合作,完善玻璃钢/复合材料制品的设计,开发与改进玻璃钢/复合材料成型技术,协作开发并使用的成型设备和模具,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玻璃钢/复合材料制量,开发出可用于汽车外装饰的A等级表面部件,以及相关高强结构部件和特殊功能部件。用于生活饮用的玻璃钢水箱三泰建议用玻璃钢水箱加不锈钢内件,这样就达到食品级饮用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车型采用了玻璃钢/复合材料部件,而且作为以塑代钢的理想材料已被汽车工业部门逐步认识,尽管手糊成型工艺依然在生产某些汽车零部件领域还在占主导地位,但SMC、RTM、GMT等材料和工艺的应用推广具有相当迅猛之势。汽车工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国内玻璃钢/复合材料的用户和市场之一。在公路交通方面,采用SMC制作的高速公路防眩板、采用SMC或拉挤工艺制作的高速公路防撞立柱以及手糊的公路收费站隔离墩等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我国轿车工业正处于发展时期。玻璃钢/复合材料在轿车保险杠、车顶、车门、前脸大框、扰流板、发动机罩盖等外饰件以及车灯反射罩、电瓶托盘等部件中得到广泛应用。
车门和前脸大框:北京吉普切诺基后举升门总成和前散热器罩(GOP)均采用SMC模压;玻璃钢水箱的主要组成部分——树脂和纤维纱【树脂选择】——反应活性高的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大切诺基前散热器罩采用SMC模压成型,但未国产化。神龙富康两厢车后门原为ZMC注射成型,国内曾经采用RTM工艺生产,现已改为钢制件。一汽大众奥迪A6轿车和上海大众帕萨特轿车采用GMT生产前端支架和前端底板衬里。
在海洋方面应用复合材料用于海洋产业的产品有:冷水吸水管、发电机叶片、浮筒、阀体、挡波板、喷嘴等。这些产品均利用复合材料的比强度高、耐海水腐蚀、耐盐雾侵蚀、抗微生物增长、耐冲击、损等优点。其中,可以开发利用的波能约20~30亿kw。
复合材料浮筒、复合材料阀门、玻璃钢储罐
国际上玻璃钢储罐技术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也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将玻璃钢储罐应用于建设,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玻璃钢储罐才有了大的发展,并且在石油、化工、冶金、食品、酿造、电力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干工施法,无建筑拉圾、不产生噪音,酒店可在不停业情况下进行改造。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