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现状
20世纪60年代颁布了《残疾儿童早期教育法案》,这个法案对残疾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一系列问题做了规定。
1975年《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案》特别规定3~21岁的特殊儿童、青少年有免费接受公立教育的权利,这样使得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由学龄到提前到了学前,也就是从3岁开始。在1986年的修正案中,对早期干预的对象和所应提供的服务做了更详细的说明,
语言培训矫正
国外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现状
20世纪60年代颁布了《残疾儿童早期教育法案》,这个法案对残疾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一系列问题做了规定。
1975年《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案》特别规定3~21岁的特殊儿童、青少年有免费接受公立教育的权利,这样使得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由学龄到提前到了学前,也就是从3岁开始。在1986年的修正案中,对早期干预的对象和所应提供的服务做了更详细的说明,同时把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由3岁提前到了0岁。英国,1944年《教育法》中赋予地方教育当局鉴定2岁以上特殊需要儿童的义务。大多数地区由相关的人员对出生10天后的孩子进行定期的发育检查,直到儿童入学为止。听力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与教育教学(一)教育教学活动要与培养听残学生语言能力相结合听残学生耳朵聋问题要靠医生去解决,而他们的语言缺陷要靠教师来补偿。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儿童有残疾或特殊需要,则会建议把儿童安置到学前特殊教育机构或者在普通班级中随班就读,但是相应机构或学校必须提供专门的服务。
从20世纪70年代的开始,许多普通幼儿园都设立了特殊教育班并且在一些特殊教育学校设立了幼儿部,实施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开始招收随班就读的特殊需要儿童。俄罗斯
在每一个普通幼儿园中都有特殊辅导资源教室,从而把特殊需要儿童纳入到了整个的学前教育体系中来。德国
规定儿童出生到4岁必须接受7项法定的健康检查,在儿童残疾的显著之前提早发现,并且对他们实施早期干预。
残疾儿童三岁左右入园,并被编成三种组织团体,即需要实施特殊教育的残疾儿童游戏团体、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定时共同教育的游戏团体和非残疾儿童的游戏团体,实施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
当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的时候,马上要辅助孩子去做。通过实践,才能让孩子明白应该做什么,并且慢慢建立新的好习惯当孩子跟从指令和辅助做了之后,一定要记得夸讲孩子,并且时不时地奖励孩子。在说话训练方面,可以通过回答简单问题,复述课文等形式来进行,让他们在掌握一定生字的基础上读懂一般课文的基本内容,再逐步提高其写字能力。有强化物跟随一个好的行为,这个行为在将来就会越多地发生。
在关键时刻(需要孩子立即停止某行为的时候),我们要用比较强烈的语气说“不”或“停”,并且马上用辅助来让孩子停止他的行动,这样可以建立起孩子对“不”和“停止”这两个指令的即时反应。这个反应,在很多危急时刻是非常重要的。要改掉对孩子说“不”的习惯很不容易,然一旦建立起这个好习惯却是我们能终身受益的。教育制度的设计和教育计划的实施应该考虑到这些特性和需要的广泛差异。当我们挑孩子毛病的时候,件事要想的是,孩子应该怎么样做,然后告诉和辅助孩子。在这个过程里,你会发现孩子对指令的服从会越来越好,而且你也会越来越多地看到孩子好的方面,亲子关系也会变得正面积极起来
当问题发生时该怎么应对。(知道孩子会在某个时间想要某个东西,在孩子提要求前就计划好如何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控制权就掌握在你自己手里)。比如:孩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定要到电脑店里看一会儿电脑,如果不去看的话,就躺地哭闹。事先计划好路线,和孩子讲好条件,放学后到哪里看电脑、看多少时间等。如果孩子能按照讲好的条件进行,夸奖和奖励孩子,并且答应下一次还让他去看电脑。在拒绝孩子的要求时,尽量不用“不”字,而用正面的语句告诉孩子什么时候“可以”。(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适当采用手语随班就读的听残学生不可能都是耳朵聋程度相对轻的,普校教师有必要学习一些课堂常用的手语,以及使用生活中的自然手势动作,来帮助听残学生理解字。
比如:在晚饭前,孩子要吃冰激凌;你觉得吃了零食就吃不下晚饭了,所以不应该给。可以对孩子说“先吃晚饭,然后再吃冰激凌”,而不是简单地说“不行”。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