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夯施工开夯前用钢尺量的方法检查夯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要求。以每个夯点的夯击数作为强夯施工的控制标准,而每点夯击数以后两击下沉量不大于 5cm为 准。
2、强夯施工中夯点放线错误情况常有发生。因此,在每遍夯击前,都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3、为保证加固质量,应严格控制放线精度和落锤位置,并在主
强夯工程单价
1、强夯施工开夯前用钢尺量的方法检查夯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要求。以每个夯点的夯击数作为强夯施工的控制标准,而每点夯击数以后两击下沉量不大于 5cm为 准。
2、强夯施工中夯点放线错误情况常有发生。因此,在每遍夯击前,都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3、为保证加固质量,应严格控制放线精度和落锤位置,并在主夯、副夯前铺40cm厚的碎石垫层,以便均匀传递强夯夯击能。
4、在施工过程中,要用水平仪检测每个夯击点的沉降量,而水平仪离夯击点较近,为确认夯击震动对水平仪的影响,特用全站仪对其进行了对比观测,经对比确认水平仪离夯击点 15m~20m 以外时,夯击震动对其影响很小,满足观测精度要求。
5、每遍夯点、夯击次数和落距要严格控制,杜绝发生降低夯能、少夯、漏夯等现象。
6、由于强夯施工的特殊性,施工中所采用的各项参数和施工步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结束后往往很难进行检查,所以要求在施工中对各项参数和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7、作好施工排水,特别是雨季,必须及时排除夯坑及夯击场地的积水。
强夯法虽然已经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有关强夯地基机理的研究,特别是饱和土强夯加固机理国内外至今尚未取得满意的结果,由于各地土的力学性质差别很大,国内外很多、学者大多按不同的土类来研究强夯机理并推导出相应的设计计算方法。因此,到目前为止对于强夯设计也没有公认和成熟的设计计算方法。常规的做法大都是根据土的性质情况按经验进行设计,再根据试夯结果加以调整,具体分以下几步:
1、首先查明场地地质情况(用钻探和原位测试方法)和周围环境影响,以及工程规模特征及重要性;
2、根据已查明的资料、加固用途及承载力与变形要求,初步计算夯击能量,确定加固深度,然后选择必要的强夯锤重、落距、夯间距、夯击数等;
3、根据已确定的施工参数,制定施工计划和进行强夯布点设计及施工要求的说明。在施工前进行试夯,并进行加固效果的检验测试。
强夯法的施工工序详解
强夯法在正式处理地基前,首先要进行试验,也就是所谓的试夯,以确定其设计方案的处理效果和可靠性。在强夯施工完成后,需要检测施工地基的承载力。因此,地基强夯处理要注意每个施工细节、工序,确保夯击次数和击能,控制夯实操作时间间隔,以便使地基强夯处理能满足设计要求,并且能够保证处理后的场地条件能满足下道工序施工需要,既能节约成本、又不能拖延施工工期。
强夯施工进入场地,先根据设计的需求选择夯锤的重量、落距、夯击能的大小来确定参数。夯击能是强夯地基至关重要的一项步骤,直接影响强夯地基的有效加固。强夯前,通过试夯选定施工技术参数,在试夯区夯击前,选定原位测试,并采取原状土样,测定有关土性数据,如符合设计要求,即可按照试夯时的有关技术参数,确定正式强夯的技术参数, 一般的强夯技术参数如下:锤重与落距是影响夯击能和加固深度的重要因素,锤重一般是10~40t,落距一般小于8米,锤重与落距的乘积称为夯击能,夯击能过小,加固效果差,夯击能过大,会破坏土体,降低强度,所以夯击能是一个关键因素。
有效加固深度与锤重、落距、夯击次数、锤底、地基性质以及地下水位有着密切关系,施工团队在设计方案时,应根据现场试验以及当地经验来确定。
强夯法处理路桥工程软土地基
软土地基主要就是指天然水含量不超过液限、符合孔隙比值不超过1.01,然后主要是以灰色为主的细小颗粒土质。软土地基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特点:
1、抗剪强度比较低。这种抗剪强度与加荷速度、排水固结条件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排水情况下,软土地基的固结程度和抗剪强度通常呈正比,如果固结程度降低,那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同样会跟随着降低;
2、压缩性强。软土地基的压缩性会随着液限、天然水量的增大而增大,这正是软土地基承受较大荷载发生变形的主要原因;
3、稳定性差。在天气比较恶劣的时候,软土地基会出现自然沉降的情况。同时在工程投入应用后,也会因为各种荷载而出现不均匀沉降。所以软土地基时常被路桥施工人员当成是一种重要的病害。如果不处理好这种病害,那将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中属于比较成熟的技术,在路桥工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该项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就是通过高空中重物下降所形成的重力作用来压实软土地基,以此来有效的降低软土地基的压缩性,减小土质间的缝隙,同时这样还能够极大的增强软土地基的承受力,改善其性能。强夯处理技术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其能够影响到深度高达十米左右的软土地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路桥工程易变形的问题。不过这项技术也存在着以下难以避免的缺陷,例如重物下降会形成较大的振动,所以必须得通过隔音墙或者是隔振沟等来降低振动所带来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