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锚支护喷射混凝土施工前,应根据围岩裂隙及渗漏水的情况,预先采用引排或注浆堵水。
采用引抖措施时,应采用耐侵蚀、耐久性好的塑料丝盲沟或弹塑性软式导水管等导水材料
锚喷支护作为复合式衬砌的一部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用于防水等级为一、二级工程的初期支护;
2 锚喷支护的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8.5.2条第2—5款的规定。
8.5.4 锚喷支护
喷锚支护价格
喷锚支护喷射混凝土施工前,应根据围岩裂隙及渗漏水的情况,预先采用引排或注浆堵水。
采用引抖措施时,应采用耐侵蚀、耐久性好的塑料丝盲沟或弹塑性软式导水管等导水材料
锚喷支护作为复合式衬砌的一部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用于防水等级为一、二级工程的初期支护;
2 锚喷支护的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8.5.2条第2—5款的规定。
8.5.4 锚喷支护、塑料防水板、防水混凝土内衬的复合式衬砌,应根据工程情况选用,也可将锚喷支护和离壁式衬砌、衬套结合使用。
(1)
基坑喷锚支护体系本身具有较强的应力和变形调整能力,可避免因
局部应力集中而导致整体破坏,变形较敏感段可在基坑开挖线上设置超前锚杆,增加支护体系的整体刚度。
(2) 由于喷锚支护施工采用的是开挖一段支护一段的工艺流程,因此可
对施工过程中基坑的变形作动态监测,随时检验和调整方案,消除事故隐患,提高技术安全性。
(3) 采用边开挖边支护的工艺流程,施工时可交叉作业,互不干扰,因
此,可节省工程总工期。
(4) 喷锚支护由于充分利用了原位土体的强度,从而降低材料消耗,减
少工程造价。
喷锚支护技术的施工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中对喷锚支护技术进行应用时,应当编制完善的施工项目管理计划,明确相关技术标准,并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开展各项施工操作,从而为喷锚支护的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相关施工人员应当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尤其是施工材料的使用、施工操作的规范性以及开挖深度控制等,以提高喷锚支护施工的总体效果。
喷锚支护技术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地下室永远性外墙,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基础。在建筑事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在地基基础施工中应当对喷锚支护技术进行有效应用,并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不断加以技术,从而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总体安全性,推进建筑行业总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喷锚支护暗挖隧道内加固支护技术
(一)主要材料
(1)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早强混凝土,其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选用具有碱活性集料。可根据工程需要
掺用外加剂,速凝剂应根据水泥品种、水灰比等,通过不同掺量的混凝土试验选择蕞佳掺量,使用前应做凝结时间
试验,要求初凝时间不应大于 5min,终凝时间不应大于 10min。
(3)钢拱架宜选用钢筋、型钢、钢轨等制成,采用钢筋加工而成格栅拱架的主筋直径不宜小于 18mm。
(三)喷射混凝土
(1)喷射混凝土应紧跟开挖工作面,应分段、分片、分层,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当岩面有较大凹洼时,应先
填平。分层喷射时,一次喷射厚度可根据喷射部位和设计厚度确定。
(2)钢拱架应与喷射混凝土形成一体,钢拱架与围岩间的间隙必须用喷射混凝土充填密实,钢拱架应全部被
喷射混凝土覆盖,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40mm。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