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冲压加工中冲压件产生翻料扭曲的方法:
1.合理的模具设计。在级进模中,下料顺序的安排有可能影响到冲压件成形的精度。针对冲压件细小部位的下料,一般先安排较之冲切下料,再安排较小面积的冲切下料,以减轻冲裁力对冲压件成形的影响。
2.压住材料。克服传统的模具设计结构,在卸料板上开出容料间隙(即模具闭合时,而材料又可被压紧。关键成形
五金冲压
抑制冲压加工中冲压件产生翻料扭曲的方法:
1.合理的模具设计。在级进模中,下料顺序的安排有可能影响到冲压件成形的精度。针对冲压件细小部位的下料,一般先安排较之冲切下料,再安排较小面积的冲切下料,以减轻冲裁力对冲压件成形的影响。
2.压住材料。克服传统的模具设计结构,在卸料板上开出容料间隙(即模具闭合时,而材料又可被压紧。关键成形部位,卸料板一定做成镶块式结构,以方便解决长时间冲压所导致卸料板压料部位产生的磨(压)损,而无法压紧材料。
3.增设强压功能。即对卸料镶块压料部加厚尺寸(正常的卸料镶块厚H+0.03mm),以增加对凹模侧材料的压力,从而抑制冲切时冲压件产生翻料、扭曲变形。
4.凸模刃口端部修出斜面或弧形。这是减缓冲裁力的有效方法。减缓冲裁力,即可减轻对凹模侧材料的拉伸力,从而达到抑制冲压件产生翻料、扭曲的效果。
5.日常模具生产中,应注意维护冲切凸、凹模刃口的锋利度。当冲切刃口磨损时,材料所受拉应力将增大,从而冲压件产生翻料、扭曲的趋向加大。
⑹.冲裁间隙不合理或间隙不均也是产生冲压件翻料、扭曲的原因,需加以克服。
冲压件模具外观的技能五个需求
1、锻造外表。
锻造外表应整理洁净,使其润滑、漂亮、无杂质;锻造外表应涂上绿色、蓝色或灰色漆。
2、加工外表。
模具加工外表应平坦、无锈斑、锤痕、焊补等。
3、加工外表倒角。 这篇文章来自坤顺五金
加工外表除刃口、型孔外,锐边、尖角均应倒钝;小型冲压件模具倒角应大于等于C2,中型冲模大于等于C3,大型冲模大于等于C5。
4、起重杆。
模具质量大于25kg时,模具自身应装有起重杆或吊环、吊钩。
5、打刻编号。
在模具下面(模板上)应按规定打刻编号:冲模图号、工件号、运用压力机类型、工序号、推杆尺度及根数、制作日期。
冲压时产生翻料、扭曲的原因
在级进模中,通过冲切冲压件周边余料的方法,来形成冲件的外形。冲件产生翻料、扭曲的主要原因为冲裁力的影响。冲裁时,由于冲裁间隙的存在,材料在凹模的一侧受拉伸(材料向上翘曲),靠凸模侧受压缩。当用卸料板时,利用卸料板压紧材料,防止凹模侧的材料向上翘曲,此时,材料的受力状况发生相应的改变。随卸料板对其压料力的增加,靠凸模侧之材料受拉伸(压缩力趋于减小),而凹模面上材料受压缩(拉伸力趋于减小)。冲压件的翻转即由于凹模面上的材料受拉伸而致。所以冲裁时,压住且压紧材料是防止冲件产生翻料、扭曲的重点。
折弯时冲压件产生翻料、扭曲的原因及对策
⑴. 冲裁时产生的冲件毛边所致。需研修冲切刃口,并注意检查冲裁间隙是否合理。
⑵. 冲裁时已产生冲件的翻料、扭曲变形,导致折弯后成形不良,需从冲裁下料工位着手解决。
⑶. 折弯时冲压件失稳所致。主要针对U形及V形折弯。此问题的处理,对冲压件进行折弯前的导位、折弯过程中的导位,以及折弯过程中压住材料防止冲压件在折弯时产生滑移是解决问题的重点。
冲压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必须要使用冲压安全工具
在冲压加工过程中,使用安全工具将产品毛坯放入模具并将冲压完成的产品、废料取出,实现模外作业,避免将手直接伸入模具内部,保证工人的安全。
2.冲压模具工作区域的保护
(1)在冲压模具的周围安装防护装置。
(2)合理设计模具,是冲压模具的危险区域缩小。
(3)设计自动或者机械式送料。
3.冲床的安全防护
(1)机械式的防护
推手式。这是是一种与冲床滑块联动的,通过挡板的摆动将工人手推离开模口的保护装置。
摆杆护手装置。是运用杠杆原理将手拨开的装置。
拉手安全装置。是一种使用滑轮、杠杆、绳索将工人的手动作与滑块运动联动的装置。
(2)双开关式控制系统
只有当冲压工人的双手同时按下两个按钮时,滑块才会启动。这就杜绝了,工人将手放入模具,而冲床启动的可能性。
(3)安全光栅
安装安全光栅的冲床,就相当于对整个危险区域形成了保护区,当工人的进入安全光栅保护区域内,冲床是无法启动的。
(作者: 来源:)